科普新聞網

科普新聞網

騰訊音樂上市后價值重估 登陸首日市值達229億美元

發布時間:2018-12-14 08:36:0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caobo

美國當時時間12月12日,中國在線音樂企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登陸紐交所。

騰訊音樂此前披露的發行價格為13~15美元。而此次正式上市,其發行價格為13美元。在登陸紐交所的首個交易日,騰訊音樂股價開盤報于14.1美元,較13美元的發行價上漲8.5%,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收于14美元,市值達到229億美元。

據了解,騰訊音樂不僅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音樂平臺,也是全球第一家實現盈利的音樂平臺。而探究騰訊音樂盈利模式不難發現,獨特的中國式音樂社交模式,是其與Spotify、 Music等國際巨頭的最大不同,騰訊音樂所依靠社交娛樂打破了音樂行業的盈利困境,也讓音樂社交為行業所追隨。

一位行業人士直言,騰訊音樂下一步需要做的,首先是專注音樂本身的商業變現空間,其次在社交娛樂上探索更多差異化服務。

招股書提示風險

作為國內在線音樂的龍頭,騰訊音樂上市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早在今年10月初,騰訊音樂就發布了招股書。此后,市場還曾傳出其IPO將推遲的消息。而就在騰訊音樂上市前夕,中國音樂集團前董事長,目前分管酷我業務的騰訊音樂聯席總裁謝國民又陷入了欺詐指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位中國投資人Hanwei Guo指控謝國民在2013年通過“欺詐和威脅”迫使其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后者出售了海洋音樂的部分權益,而海洋音樂最終成為騰訊音樂的一部分。

12月10日,騰訊音樂也將這起糾紛列入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騰訊音樂稱,Hanwei Guo目前已向中國國際經濟和貿易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Hanwei Guo提出的訴求包括:Hanwei Guo將海洋音樂的權益轉讓給謝國民的協議宣布無效;謝國民將Hanwei Guo所持有的海洋音樂的初始股權歸還給他;賠償Hanwei Guo 1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騰訊音樂的招股書還顯示,盡管騰訊音樂和謝國民正極力抗辯,但仍有可能為騰訊音樂的聲譽、資本結構、財務和運營狀況等帶來變動和影響。

音樂社交收入占比達七成

與Spotify等國際流媒體音樂平臺依靠“廣告+付費訂閱”不同,在“音樂社交娛樂”框架下,騰訊音樂娛樂衍生出付費訂閱、數字專輯、虛擬禮物、增值會員等收入來源。其中在線音樂服務營收占比29.6%,而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服務營收則占比70.4%。也就是說,音樂社交給騰訊音樂帶來的營收超過七成。

騰訊音樂董事長湯道生表示,騰訊音樂不只關注用戶的音樂體驗,同時不斷探索如何通過音樂社交將人們連接起來,音樂對于騰訊來說,一直是娛樂內容戰略的重要一環。

有分析認為,也正是憑借騰訊自身QQ+微信的社交優勢,騰訊音樂才能形成現在獨特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其他在線音樂玩家所不具備的。

一位音樂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可以看到行業對騰訊音樂商業模式的認可,在線音樂行業多年來飽受盈利問題困擾,騰訊音樂上市后,音樂社交將成為行業下一個掘金點。

社交之外,傳統音樂付費也被騰訊音樂頻頻提及。從騰訊音樂自身來看,常被業內詬病的一點就是在線音樂付費率偏低。上述行業人士表示,實際上,付費率偏低是在線音樂行業的通病,由于用戶付費習慣沒有養成,以及盜版問題和國內平臺免費模式等因素,在線付費目前規模較小。

就騰訊音樂的數據看,2018年三季度,其在線音樂付費用戶由二季度的2330萬增加至2490萬,付費率環比增加0.2個百分點至3.8%;社交娛樂付費用戶由二季度的950萬增加至990萬,付費率環比增長0.2個百分點至4.4%。數據上漲雖然不明顯,但這也被業內解讀為用戶的付費意愿正不斷增強。

另一方面,中國音樂市場尚未被完全開墾。今年5月,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8全球音樂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十大音樂市場。

上述行業人士坦言,雖然相比國外,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現在的付費率和付費意識依然有差距,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中國的音樂付費市場還有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