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55℃杯”的產品火爆朋友圈 55度杯原理是這么回事

發布時間:2019-10-31 08:21:16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日前,一款名叫“55℃杯”的產品火爆朋友圈,據稱可以將開水和涼白開在短時間調整到55℃左右,堪稱喝水神器。關于其效果如何,此前已經有網友做了體驗,現在有知乎網友對55℃杯做了拆解,為我們還原了其真正的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用內膽270mL的水吸收了280mL開水的熱量

通過對從官方天貓店買來的杯子進行拆解,該網友得出結論:55℃杯的確沒有用廉價的三水合醋酸鈉作為導熱材料,而是使用了更廉價方式——主體是水作為導熱材料,順便加了<0.5w%的“微米級導熱材料顆粒”逗你玩兒。,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了下來。

以下是原文:

【前景提要】

微博上有人指出,55度杯是通過無水醋酸鈉儲熱,根本不值錢。

隨后各種網站出現了大量的辟謠信息,聲稱謠言中的55度杯是假冒的。

同時呼吁要保護知識產權。

辟謠中還提到,55度杯是高科技專利產品,使用相變金屬儲存熱量,技術含量完爆無水醋酸鈉20條街。

而通過查詢專利,可以看到,正版55度杯的原理應該是:

當然,這個說明非常坑爹。。

例如:“熱水降溫時,相變金屬凝固放熱”

科不科學我就不追究了。。

而事實究竟如何呢?

【產品分析】

為了避免買到盜版,我特地到天貓旗艦店購買了正版產品

拿到杯子,我就迫不及待的測了下容量。

如說明書所述,裝滿接近300mL。

把這些水加熱到100°C。

把這些水倒入杯中,votexing一分鐘。

溫度顯示56°C。

倒出熱水,倒入室溫水(23°C),同樣votexing一分鐘,溫度顯示36°C。

到目前為止,和官網提供的信息是基本吻合的。

當然,官網還不止一處提到杯子的工作原理:

相信100個人里起碼有99個都舍不得把這個300塊錢的高級杯具搞壞吧。

其實我也非常舍不得。

不過本著求知的目的,對微米級傳熱材料一探究竟,我還是決定拆開這個300塊錢的悲劇。

(等等,專利不是說納米級相變金屬么?!!)

【產品驗證】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砸開了這個外殼(圖1:007)

魔術鋸穿透2mm居然徹底打滑毫無作用。。。

只好換刀片,切了半天發現居然有兩層不同塑料。。。是不是都是食品級PP我就不知道了(注意箭頭下方那條縫顯示有兩層材料)。。。

差點想用液氮冷凍然后直接敲碎(cyrofracture)

不過看在保護微米級導熱材料的份上沒有這么做。。。

我硬是用小刀切開了這近5mm的塑料外殼,本以為能看到微米級導熱材料,哪知道。。。

居然。。。

等等,頂部貌似有個奇怪的螺絲。。。

把螺絲下掉。。

結果從里面倒出了270mL以上橙褐色液體!!

(不小心濺到手臂上還導致了暫時性蕁麻疹。。。不過沖洗后消去)

(整個55度杯的容積才280mL)

值得注意的是,該液體為懸濁液。。。里面的確充滿了微米級顆粒。。。

(如果你不理解啥是微米級顆粒懸濁液。。。其實稀泥加點水也算微米級懸濁液)

經過離心,14mL懸濁液中共離心出

該固體的確屬于微米顆粒,不溶于水,不溶于1N鹽酸和1N氫氧化鈉,不溶于丙酮。

把懸濁液充分攪拌后加熱:

該懸濁液加熱至102°C左右開始沸騰。

(不要問我什么液體沸點在100度左右。)

(在55度沒有觀測到任何升溫減緩的趨勢,懸濁液的溫度基本是從23度直線上升到100度。)

懸浮顆粒也沒有發生固體到液體的轉變。

100度依然是固體。

取200mL懸濁液離心分離固體顆粒。

加熱至400°C不分解,脫水后顏色變深。

200mL懸濁液中提取的固體物質質量約0.1g。

【結論】

產品的儲熱方式只是最最最原始水比熱容儲熱,描述中的相位變化儲存熱量可以完全忽略。

55度杯的確沒有用廉價的三水合醋酸鈉作為導熱材料,而是使用了更廉價方式——主體是水作為導熱材料。

順便加了<0.5w%的“微米級導熱材料顆粒”逗你玩兒。

這個產品徹頭徹尾根本沒有發生宣傳中所說的相位變化儲熱。

也就是內膽中>270mL的水吸收了杯中280mL開水的熱量。

280mL開水降溫到56度,溫度變化為44度。

吸熱約50kJ。

而>270mL,23度的室溫微米級導熱材料升溫到56度,溫度變化為33度。

吸熱約40kJ

看上去似乎的確少了一點。。。

不過請考慮雙層厚重不銹鋼內膽以及整個外壁也參與了吸熱。

還有請考慮到過程中熱量散發。

呵呵呵。

LKK55度杯果然沒有使用廉價的無水醋酸鈉。

你們高估這個設計了。

我真是太無聊了。。。

PS.

1.別問我是干啥的,我以前是開塔吊的,現在是修水管的。

2.這一定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造成的,生產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希望LKK和55度杯公司明察秋毫,還消費者一個說法(順便為上當受騙消費者免費更換良心產品,按照專利使用真正的納米級固液相位變換金屬作為儲熱材料)。

3.有人問內膽有沒有可能是相變金屬。這樣,在那么多液體面前,內膽只要導熱是啥都無所謂了。

4.有人質疑這可能是納米膠體。首先,官網沒說是納米材料,而專利中納米材料是用于控制相變金屬導熱而添加的,和這個屁關系都沒有。其次,這個溶液不離心,靜置一分鐘就沉淀的差不多了,你看著模糊是因為管壁是frosting的。再其次,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納米膠體,相變潛熱在那>250mL水面前也屁都不是。。。

5.有人招手模么?

標簽: 55度杯原理

上一篇:延長車載試驗爆炸 事故共造成8人遇難
下一篇:廣東一女士在肯德基吃雞翅吃出數條活蟲 你還敢吃嗎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