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技巨頭受沖擊?近百年歷史的國際稅法面臨大修

發布時間:2019-10-11 09:34:40 來源:新浪美股 責任編輯:caobo

10月10日消息,根據一項擬議中的、對有近百年歷史的國際稅法進行全面修訂的提議,各國政府將獲得更大權力,對在本國開展業務的谷歌(1208.67,6.36,0.53%)、蘋果(230.09,3.06,1.35%)(Apple)和Facebook(180.03,0.18,0.10%)等大型跨國公司征稅。

大型互聯網公司已經將避稅規則應用到了極限,因為它們可以在像愛爾蘭這樣的低稅率國家登記利潤,將商標和專利等資產存放在客戶所在地。

隨著各國出于對現行規則的不滿,單方面采取對數字公司征稅的計劃,制定全球稅收規則又有了新的緊迫性。

今年,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一致認為,應該對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稅法進行全面改革,并讓總部位于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修訂建議。

OECD稅收政策負責人帕斯卡爾·圣阿曼斯(Pascal Saint-Amans)稱:“當前的國際稅收體系正面臨巨大壓力,如果不進行重新修訂,它將不再適用。”

圣阿曼斯表示,這項改革將對許多國家的企業所得稅產生幾個百分點的影響,除了大型國際投資中心外,這些國家都能從中獲益。

雖然這意味著愛爾蘭或離岸避稅天堂等國家可能會受到沖擊,但像美國或法國等擁有龐大消費市場的國家將從此次改革中受益。

法國今年對美國科技公司征收了數字稅,這引發了美國將對法國葡萄酒征稅的威脅,并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與此同時,隨著各國對在愛爾蘭等國而不是在其市場所在地納稅的安排提出質疑,企業在納稅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蘋果因在愛爾蘭享受稅收優惠陷入了一場歐盟稅收糾紛,這可能會使其損失140億美元。與此同時,谷歌上個月同意支付超過10億美元在法國了結一宗稅務案件。

稅法改革

經合組織的提議為新稅法涵蓋的公司設定了一個范圍,界定它們必須在一個國家開展多少業務才能在該國納稅,并確定在那里可以納稅的利潤水平。

其目的是讓公司產品客戶所在的政府有權對外國公司在當地賺取的利潤中征收更高的稅。

受影響的公司將是那些大型跨國公司,OECD表示,它們在某個國家的收入應該超過7.5億歐元(約合8.21億美元)。

它們還必須與一個國家的市場上的客戶進行“持續而重要的”互動,無論是否在那里有實體存在。

不僅大型互聯網公司,那些通過分銷網絡在市場上銷售零售產品的大型消費品公司也都被涵蓋在內。

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將在特定國家納稅,根據一個基于盈利能力的固定百分比的公式,但仍有待商榷。

法國財政部一名官員表示,華盛頓會議應提供“必要的政治引導,以便在2020年就國際稅法達成協議”。

華盛頓之后,各國將展開更廣泛的談判,目的是為2020年1月份簽署改革方案的134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一份框架協議。

標簽: 國際稅法面臨大修

上一篇:央行2020版熊貓金幣圖案正式公開 圖案設計很特別
下一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近600萬平米區域將全部實現中國移動5G覆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