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定期檢測。田教授建議,斑塊的一些高危特征可以幫助預測病人同側腦卒中的風險,能及時發現斑塊是否處于“正在進行時”,并有助于評估斑塊穩定性。中年以上男性,特別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及絕經后的女性,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肥胖等特殊人群,每年最好查一次頸動脈超聲,必要時配合頭CT檢查,以確定有無狹窄及斑塊。
二是積極干預危險因素。田野教授建議,頸動脈斑塊合并高血壓者,應將血壓控制在小于140/90毫米汞柱,倘若可以耐受,宜盡可能控制在小于130/80毫米汞柱;糖尿病病人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對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者,可適量補充葉酸。
三是強化血脂管理。他汀類藥物是血脂管理的核心?,F有研究表明,利用他汀類藥物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2.0毫摩爾/升以下,多數斑塊將不再繼續增長;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5毫摩爾/升,大多數富含脂質的動脈斑塊將會逐漸縮小,讓斑塊變得更“硬”和更結實,并不易破潰。
四是抗血小板用藥。當斑塊破潰時,抗血小板藥物就會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激活纖維蛋白,從根源上扼殺血栓的“萌芽”,田野醫生建議服用阿司匹林(75-150 毫克/天)。需要注意的是,長期用阿司匹林有誘發斑塊內出血的可能性,因此要嚴格把握阿司匹林的適應癥,對于沒有斑塊破裂風險的人,不要隨意口服阿司匹林。
五是手術干預。絕大部分頸動脈狹窄病例并不需要手術治療,當狹窄嚴重到一定程度,且影響到大腦正常血液供應時,才需要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手術。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主要有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
戒煙限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在及早診治同時,生活中也要學會有效地預防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田野教授開出的健康處方是:首先在吃的方面,要改善飲食結構,宜采取低鹽低脂食品,少吃含飽和脂肪的紅肉,嚴格限制食物中糖分的攝入,尤其是對血糖異常的人。可適量進食一些可能對養血管、防斑塊有益的東西,諸如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蔥、魚類、綠茶、蕎麥、玉米、海帶、香油等。還要堅持適量且有規律的運動,控制體重。
對癮君子而言,必須戒除吸煙酗酒的壞習慣,同時避免接觸二手煙,因為吸煙、飲酒不僅能引起動脈損傷,還可誘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加快頸動脈血管斑塊“沉積”的速度。(通訊員 衣曉峰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