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短視頻助傳統文化走進年輕人心扉

發布時間:2018-12-07 15:53:29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中國戲曲是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與古希臘悲劇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劇,其中京劇這一劇種類別更是被譽為“國粹”,享有盛譽。然而,這門具有數千年歷史文化的藝術形式,雖然為大家所知,但面臨“鮮有人熟知”的尷尬境況,尤其是在年輕用戶當中,京劇及其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顯得日漸陌生。

通過當下風靡的短視頻形式,京劇演員董飛借助抖音平臺,展示著他和京劇的故事,收獲無數稱贊的同時,也讓“男旦”這一京劇表演文化形式走進更多年輕人的視野。

如今的董飛,在抖音上已經獲得16.4萬點贊,他教觀眾蘭花指等手勢的單條視頻就獲得了5.7萬點贊。面對抖音的年輕群體,董飛已經樂得其中,但殊不知曾經的董飛如果錯過選擇,會獲得不同的人生。

淵源是從九歲就開始結下的。董飛出生于陜西安康,被稱作“京劇唱腔祖山”的漢劇是當地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俗稱“二黃”的漢劇唱調,是現代京劇唱腔的主要組成部分。董飛的父母都很喜歡戲曲,母親年輕時還曾登臺演出過京劇《紅燈記》,所以在他小學時母親就決定送他去藝術學校學習當地的漢劇。但在初中結束時,他和父母經過一番考慮后決定從藝校轉去普通高中上學,專攻文化課,然后參加高考。

之后他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北二外有著濃厚的京劇傳統,老一輩專家都喜歡京劇,學生也有京劇社團,有漢劇基礎的他一進校就被招進去。在一次代表學校的演出中,又機緣巧合認識了梅蘭芳先生的親傳弟子李毓芳老師,開始系統地學習京劇藝術。大學畢業時,董飛決定再次“轉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戲曲學研究生,碩士畢業后又進入國家京劇院工作,和戲曲“再續前緣”。

2008年,22歲的董飛與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在日本京都上演了《牡丹亭·楊玉環》,獲得了空前的好評,挑簾亮相時的掌聲讓董飛覺得自己愿意為這門藝術奉獻終生。

經過十年的磨礪,董飛慢慢明白男旦藝術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一帆風順,有很多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障礙需要去跨越。他坦言“相比于艱苦的形體訓練和嚴格的生活習慣,最難的是一個男旦演員如何以一個積極陽光的心態去面對這份事業,是達到‘無我’的境界,忘記自己的性別、身份,用藝術帶領觀眾逃離性別倒錯而關注藝術本身。”

在研習傳統表演藝術的同時,董飛也在不斷嘗試著多種方式的藝術實踐,不斷拓展和研究京劇藝術的創新空間。對于當下青少年對京劇藝術知者多,熟者少的情況,董飛做出了思考,他覺得從事戲曲行業的藝術家們,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里似乎成了充滿距離感的“世外”之人。

在朋友的帶動下,他開始接觸抖音。起初只是在工作之余看看別人的視頻,他覺得“抖音就像是哆啦A夢的任意門,能夠透過網絡看到各種千姿百態的美好人生”。所以他想到自己也要發一些視頻讓大家了解一下戲曲演員每天都在干什么,讓公眾尤其是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戲曲、了解京劇。同時他還說到“抖音能讓我夠紓解、放松自己,讓更多人不再覺得京劇是一個被邊緣的小黑屋行業,抖音這個窗口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我”。

談到抖音對于弘揚戲曲文化的作用,董飛坦言說,“京劇藝術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看不到,生活中真正能夠走進劇院的人太少,而抖音能夠利用平臺龐大的受眾向更多的年輕人去普及傳播這門藝術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這不是簡單的邀請幾個京劇演員發發視頻,它是在好幾億的受眾群體心中播撒一顆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一個十秒的視頻帶來的效應將會是戲劇觀眾群體的壯大,同時也會讓年輕演員感覺有更多的支持,從而帶動整個行業”。

“復興傳統文化不僅僅要依靠傳統文化從業者,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力量。”如董飛所說,如何提供一個全方位展現傳統文化的舞臺、如何充分連接社會大眾與傳統內容創作者、如何激發文化創作者在繼承中求創新,才是傳統文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發揚光大的重要命題,這不是個體能夠顛覆的,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而短視頻平臺抖音則不斷發揮自身的年輕用戶優勢、內容分發優勢與產品特性,在傳統文化與當代受眾之間建立起一座又一座橋梁。

目前,抖音已邀請眾多傳統藝人入駐抖音,鼓勵他們用富有時代感的手法傳承古老的中華傳統藝術。在戲曲藝術領域,著名的京劇藝術家孟廣祿、史依弘、周好璐、王夢婷等均已入駐抖音平臺,持續發布短視頻內容推廣京劇文化。除戲曲之外,此外還有包含民俗、民舞、工藝、國畫、民樂、書法、武術等領域的傳統文化類別的傳統藝人們也都在抖音上用多元、創新的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豐富魅力,包括來自中國臺灣省的“嗩吶哥”阿圣、指畫達人“阿琨”等。

抖音還推出一系列傳統文化扶持計劃和活動創新,相繼開展“誰說傳統文化不抖音”、“粉墨新聲”、“國風SHOW”等一系列旨在弘揚、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線上專題和線下活動。未來,抖音將和更多的傳統文化藝人及專業機構達成合作,通過抖音線上“挑戰賽”等深受年輕用戶喜愛的形式,拉近大眾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距離,繼而充分利用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大數據優勢,讓更多年輕人更加真實的去了解、體驗、學習傳統文化,讓更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

標簽: 短視頻 傳統文化

上一篇:海洋變暖讓皮毛海豹“很受傷”
下一篇:緩解感冒和流感癥狀的小秘訣 助你安心過冬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