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微波爐到底是怎么加熱食物的?

發布時間:2019-01-21 16:03:29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責任編輯:caobo

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廚房里都少不了一臺微波爐。它隨處可見似乎沒有什么新奇。但其實,微波爐是“20世紀改變世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快速加熱食物當然是微波爐的屬性。但你會不會好奇,在這轟轟響的幾分鐘里,既沒有火也沒有發熱物體,食物是如何被加熱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你的疑惑,一起聊聊廚房里看不到的光學——作用于食物上的“微波”。

圖1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微波是一種特殊的“光”,和可見光一樣是一種電磁波。但因為微波的波長超過人眼的感受范圍,所以,它在我們眼前“隱身”了。放在微波爐的食物,一般都含有水分。水分子是極性分子,一頭帶正電,一頭帶負電。水分子通常是雜亂無章地分布著。

圖2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但是當水分子遇上電場,它會調整方向。帶正電那頭與電場方向一致,帶負電的那頭則與電場方向相反。一旦電場轉動起來,會帶著水分子一起振蕩。電場轉動起來,就會形成電磁波,而電磁波攜帶著能量。

圖3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由于微波電場的轉動頻率恰好與水分子本征頻率一致,水分子的轉動始終會被轉動的電場加速,從而不斷獲得能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共振”現象。“共振”過程中,水分子振蕩得越來越劇烈,能量越來越高,水溫也就升高了。食物中的很多分子是和水分子相似的“極性分子”,同樣也被微波加熱了。

圖4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是電磁波,可見光為什么不能加熱食物呢?這是因為,可見光的振蕩頻率比水分子本征頻率快得多,達不到“共振”的程度,食物吸收不了多少光的能量。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實驗,來說明“共振”的原理。

我們用6個鐘擺做共振實驗,首先把鐘擺都放在懸掛的活動板上,然后隨機撥動所有的鐘擺,這時候有的鐘擺向左,有的鐘擺向右。但左邊和右邊的力量總會不對等,從而造成一邊比另一邊的力多一點,多出的一點力就使得下面的活動板產生微小的擺動。

這個擺動也會對6個鐘擺施加共同的力。類似于微波對水分子那樣。共振就起作用了,沒有任何干預,所有鐘擺的步調會變得一致。

圖5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大家應該明白微波爐的工作原理了,但很多人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微波爐明令禁止使用金屬容器呢?這是因為,金屬容器不但對加熱食物毫無意義,還有潛在的危險。

在微波爐中加熱時,微波遇到“金鐘罩”就被反射了。而真正危險的是,在強大的微波作用下,金屬中的自由電子快速移動,產生的電弧會擊壞微波爐內壁,毀壞微波爐中的電子元器件,甚至把微波爐燒毀。所以在微波爐內使用金屬器皿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圖6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走出廚房,微波的應用好像讓我們有了“另一雙眼睛”。微波雷達能為各種交通工具提供精確的定位導航,為軍隊偵查敵機和導彈;微波遙感技術使得航拍獲得的“微波地形圖”比可見光和紅外遙感獲得的圖像更真實。

現在,如果在太空探測,會發現極其微弱的微波輻射,這是整個宇宙的背景“噪聲”,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遺產”。未來,人類或許可以利用這筆遺產做出了不起的事呢!

標簽: 微波爐 加熱食物

上一篇:新技術測定恒星年齡誤差僅3%—5%
下一篇:小小子彈為什么能夠致人死亡?子彈的致死原理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