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北方城市,一天不清理,桌面、窗臺就有一層灰,減少降塵量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要求。19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18年12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降塵監測結果:28城市降塵量平均為6.9噸/平方公里·30天,同比上升11.3%;其中,太原市降塵量最大,為18.5噸/平方公里·30天。
監測顯示,廊坊、保定、北京、石家莊、天津等24個城市降塵量小于9噸/平方公里·30天,達到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濮陽、鶴壁、陽泉和太原等4城市降塵量超出要求,太原市降塵量最大,超出《行動方案》要求一倍多。
生態環境部還通報了2019年1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即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7.6%,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PM2.5、PM10、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分別為66、97、79、38、1.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上升8.2%、5.4%、1.3%、5.6%、5.9%;二氧化硫濃度為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
2019年1月,168個重點城市中,臨汾、石家莊、邢臺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拉薩、海口、昆明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35.3%,同比下降13.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1%,北京PM2.5濃度同比上升52.9%。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