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降塵量上升,太原最“土”

發布時間:2019-02-20 16:25:0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在一些北方城市,一天不清理,桌面、窗臺就有一層灰,減少降塵量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要求。19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18年12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降塵監測結果:28城市降塵量平均為6.9噸/平方公里·30天,同比上升11.3%;其中,太原市降塵量最大,為18.5噸/平方公里·30天。

監測顯示,廊坊、保定、北京、石家莊、天津等24個城市降塵量小于9噸/平方公里·30天,達到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濮陽、鶴壁、陽泉和太原等4城市降塵量超出要求,太原市降塵量最大,超出《行動方案》要求一倍多。

生態環境部還通報了2019年1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即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7.6%,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PM2.5、PM10、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分別為66、97、79、38、1.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上升8.2%、5.4%、1.3%、5.6%、5.9%;二氧化硫濃度為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

2019年1月,168個重點城市中,臨汾、石家莊、邢臺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拉薩、海口、昆明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35.3%,同比下降13.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1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1%,北京PM2.5濃度同比上升52.9%。

標簽: 京津冀 降塵量

上一篇:新視野號不遠萬里飛躍“天涯海角”是為了啥?
下一篇:復雜光流運動視覺錯覺是咋回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