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腎虛”這個中醫獨有的詞匯,我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畢竟我們從古至今就對腎臟極為關注。早在明朝出版的《醫宗必讀》中就有提到了“腎為先天之本”這一概念。放眼現代,只要一有個什么癥狀,比如掉發、精神欠佳、記憶力下降、腰酸背痛等等,好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讓“腎虛”背鍋。
在中國的保健品市場上,有超過20%的市場份額被補腎藥品占據,規模早已超過了100億元。實際上,大多數人購買補腎藥品補的不是腎,而是智商......
中醫眼中的“腎”與西醫眼中的“腎”不一樣。
中醫所描述的腎功能已經遠遠超過腎本應有的功能了。中醫的腎不光包括泌尿系統,還涵蓋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還涉及了部分遺傳學內容,這可比西醫的簡簡單單的排泄功能豐富多了。我們都知道,傳統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這也就不難理解,中醫所說的“腎虛”實際上是的,而是上升到了一種哲學高度,這樣的“病”吃藥怎么能補呢?
世界衛生組織將“腎虛”定義為精神障礙。
腎虛被認為屬于文化結合癥候群,或稱文化束縛精神癥候群
,文化有關特殊精神候群(culture—related specific psychiatric syndromes),即只存在于特定文化下的一種疾病或將疾病的癥狀集結起來并賦予該文化的意義,患者會對精液的流失感到恐慌(因視其為人寶貴的精華),并因此存在焦慮及驚恐的情緒且產生軀體癥狀,腎虛在現代醫學會被視為精神障礙,腎虛已被收錄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及ICD-10第五章文化特有的疾病中。
看到這里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說白了“腎虛”只不過是在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出的一種概念,而并不是真正的生理上的疾病,更多的只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焦慮恐慌引起的。所以,在沒病的情況下與其在網上或者藥店買一些所謂的補腎保健藥品,不如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腎臟。
下面推薦6種日常生活中保護腎臟的做法:
1、每天按時上床睡覺,形成規律的生物鐘,每晚9-11點入睡。
2、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吃高熱量的食物,控制肉類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如泡菜、榨菜、咸菜等。
3、堅持鍛煉身體,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如游泳、慢跑、騎自行車、跳舞、健美操等,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4、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5、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不擅自濫用藥物。
6、多喝水,白天每隔2-3小時喝水200毫升,一天飲水1500-2000毫升。
(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