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吃小龍蝦吃出“胃出血”?聽聽醫學專家如何解惑的

發布時間:2019-07-22 14:37:57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caobo

日前,一名患者因吃龍蝦、喝冰啤酒,腸胃不適,居然解出了柏油樣黑便,臉色蒼白,乏力出汗,急診檢查后才發現,她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發生了大出血。怎么吃個小龍蝦也吃出了“胃出血”?消化內科醫生來為您解惑。

這名女性患者的“胃出血”,醫學上正確的術語為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

常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消化道潰瘍(包括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急性胃粘膜損害、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癌。此外,還有食管癌、食管潰瘍、卓-艾綜合征、急性胃炎、空腸克隆病、膽道或胰腺腫瘤等病因。

出血除了原發于消化道本身之外,也可以由全身其他系統的疾病繼發引起,比如:血液病、尿毒癥、結締組織病、(嚴重燒傷、大手術、顱腦血管意外引起的)應激性潰瘍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癥狀為嘔血和(或)黑便。如果出血量大,還可以出現頭暈、乏力、冷汗、黑矇甚至暈厥等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必須盡快就診。

發現癥狀后的常規處理方法如下:

(1)應急處理+支持治療:患者一旦出現嘔吐或黑便癥狀,應立即禁食,盡快就診。

醫生可以通過血、便等檢查,明確有無上消化道出血,評估出血程度。重癥患者需要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及輸血、抑酸、止血及支持治療。

(2)急診胃鏡:爭取在出血后24-48小時內進行胃鏡檢查,這是明確出血病因的金標準,對后續治療起著關鍵的指導意義。

(3)藥物治療:治療方法上,藥物治療是首選。常規使用的有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口服凝血酶等,如有門脈高壓的患者還需使用降低門脈壓力的藥物。

(4)有創治療: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持續出血的患者,還可以采用緊急胃鏡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技術進行止血;門脈高壓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5)外科手術治療:若上述方法均無效,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本例中的患者就是由于長期工作壓力過大,三餐不規律,造成了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但她并未注意休息及飲食,反而還大量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小龍蝦和冰啤酒),最終誘發了球部潰瘍的出血。

因此,在生活中,正常的生活作息、規律的進餐對于維持人體胃腸道正常生理功能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還應當忌煙酒,忌食過冷、過燙及刺激性食物。這些因素會破壞黏膜上皮自身的保護屏障,從而導致一系列后續疾病的發生。

眼下正值品嘗小龍蝦的旺季,美味爽口讓人難以抵擋,但大家還是盡量適當食用,避免暴飲暴食,以免造成急性的胃腸黏膜炎癥及損傷。

標簽:

上一篇:如何將皮膚保養成18歲的少女?這三種方法要記牢
下一篇:蚊子愛叮O型血的人 真的是這樣嗎?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