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對一些國家來說,香蕉產業幾乎就是其唯一的支柱產業。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變暖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推升了香蕉產量,而這一趨勢可能會在今后幾十年發生逆轉。考慮到香蕉在全球貿易和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確定哪些種植香蕉的國家會因氣候變暖遭受最為嚴重的損失。
香蕉及其近親大蕉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在熱帶和亞熱帶國家是無可替代的經濟作物。其中,鮮食香蕉一般可以生吃,不同于大蕉和其他需煮食的品種,這種香蕉不但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許多熱帶國家的主食和主要出口商品。香蕉貿易很可能影響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的外匯收入,進而對其整個經濟造成沖擊。
然而,由于國家層面香蕉產量的數據十分稀缺,要確定氣候變化對香蕉生長條件的影響頗有難度。此次,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生物科學系研究人員瓦蘭·瓦莫和丹尼爾·比伯,匯編了27個國家的產量數據,計算了達到最佳產量所需的年均氣溫和降雨量。據研究團隊估算,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氣溫變化,改善了其中21個國家的生產條件,讓每公頃產量平均提高了1.37噸。
但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大部分積極效應會有所減緩,某些情況下還會出現逆轉。全球第四大香蕉生產國巴西和香蕉的主要出口國哥倫比亞等國家,可能面臨最嚴重的損失。相比之下,非洲、厄瓜多爾和洪都拉斯的香蕉作物可能會從未來的氣候變化中獲益最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