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完成最困難任務!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出艙為磁譜儀安裝冷卻泵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日電(記者周舟)國際空間站上的兩名宇航員2日第三...

美國宇航局發現印度“月球2號”著陸器墜毀地點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外媒報道,9月,印度月球2號的著陸器在月球南極...

創舉!日本科學家計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只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恒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

70倍太陽質量黑洞發現 開創批量發現黑洞的新紀元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高博)28日,《自然》在線發布中國科...

國家航天局: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實現“雙三百”突破

本報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馮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目前,...

俄羅斯貨運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橄欖、開心果、巧克力……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負責為航天員制定飲食計劃...

恭喜!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團隊金獎

11月25日,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舉行,嫦娥...

印度科研人員研究發現人體DNA中的某些區域可免受輻射傷害

印度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體DNA中的某些區域可免受輻射傷害,這一發...

重磅!中國首個科幻研究院在四川大學成立

新華社成都11月24日電(記者楊迪、王迪)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

怎樣能使宇航員在健康狀態下長期熟睡?技術或顛覆未來太空旅行

冬眠居住模塊草圖(1是宇航員冬眠宿舍,2是體能訓練間,3是衛生間和...

英國通信公司OneWebCEO:近地軌道或被衛星包裹 相撞概率大增

為了讓無線網絡覆蓋全球各個角落,許多公司計劃向太空發射一大堆衛...

中國科研人員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

科技日報南京11月21日電 (金鳳)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壓力測試中爆炸 回應:不算是嚴重問題

網易科技訊11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1月20日,Space...

NASA花39億美元購買“聯盟”號飛船艙位

中新網11月21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當前正在與...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在木星衛星木衛二的大氣中檢測到水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8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18日在英國《自然·...

外媒:零重力或導致宇航員血液倒流 增加血栓的風險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揭開神秘面紗 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高高塔架中間的紅色平臺緩緩升高,著陸器點火、塔器分離、懸停避障...

新科學成果!中國計劃2022年前后建成空間站

本報廣州11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堵力)中國空間站...

美國科學家重新定義系外行星潛在宜居的條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在《天體物理學雜志》撰文稱,他...

科幻要“逆襲”了!熱潮之下“暗流涌動”

當地時間2019年9月5日,德國柏林,新的未來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它拋...

“高分”家族再次迎來新成員 奔向太空拍“3D大片”

時隔一個月,高分家族再次迎來新成員——高分七號,人稱七弟。它的...

科研人員首次證實量子相變中量子金屬態存在

科技日報訊 (陶玉祥 記者盛利)記者11月15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

印度探月腳步從未停止 2020年11月執行“月船3號”探月任務

中新網11月15日電 綜合報道,盡管遭遇失敗,但印度探月的腳步并未...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 計劃于2020年擇機實施

中國火星探測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現場 攝影 萬珂本報訊(記者 雷嘉...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20火星探測器探尋“神秘之地”

中新網11月15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對2020年火...

世界海拔最高大氣本底臺:每天產生6萬多個數據

按照定期輪換的規定,黃建青和任磊兩位氣象特種觀測員收拾好行囊,...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超級長壽的秘密:CD4+T細胞或許是訣竅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對...

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么?如何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宇宙大爆炸和演化的示意圖,圖中從左到右是時間前進的方向,與時間...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太空飛行會改變人類的心臟細胞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稱,...

"旅行者"號已在宇宙遨游42年 預計還有5年壽命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旅行者號雙姝探測器是迄今太空飛船的終極成...

NASA將發射"歐羅巴快帆"探測器 研究木衛二的宜居性

希臘神話中,歐羅巴是腓尼基的公主,美艷動人,艷壓群芳,深得眾神...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 力爭2020年底返回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

2.9萬光年的恒星在500萬年前被黑洞“踢走”或將告別銀河系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外媒報道,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距離地球2 9萬...

在哥倫比亞70歲老人基因突變 或成阿爾茨海默癥治療突破口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最近,在《自然醫學》期...

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等7個I型酸雨自動觀測系統建設完成

圖為技術人員安裝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I型酸雨自動觀測系統。 王...

快舟一號甲遙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發射升空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郭超凱 趙金龍)北京時間11月13日11時40分,...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踏上歸途 將于明年12月前后返回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12日在內閣會議后的記...

懶人的福音!研究顯示大腦勤思考會消耗較多能量

1984年,國際象棋錦標賽突然被取消,原因是當時正在爭奪冠軍的俄羅...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首批60顆“星鏈”衛星

中新社紐約11月11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型小質量黑洞 最小黑洞填補觀測空白

近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小質量黑洞,...

俄羅斯開發能識別容器物體掃描儀 乘客將可以帶液體乘飛機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軟件發展協會(Russof...

“水星凌日”將震撼上演:水星將變身“小黑痣”

中新網11月11日電(郭佩珊)11月11日,罕見天象奇觀水星凌日將震撼上...

震驚!全國第一例:患者邊手術邊彈吉他

古有關公刮骨療毒,令人欽佩意志頑強,但你能想象現代人邊手術邊彈...

英國科學家給螳螂戴3d眼鏡 斥資100萬英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里的一群科學家正...

俄羅斯宇航員:幽默感有助于飛往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宇航員尼古拉·吉洪諾...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