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創舉!“雪龍兄弟”完成南極兩大海域科考任務

新華社雪龍2號1月13日電(記者劉詩平)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的...

大范圍雨雪天氣再次襲來!今冬雨雪為何這么多?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在接連兩次大范圍雨雪影響全國之后,新年以來...

印度擬2021年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專家:或需多年才能成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K·西萬近日詳述了該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中國科學家通過“朱諾號”尋找行星探測新方法 解開更多行星謎團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學家通過捕獲美國朱諾號(Juno)木星探測器...

SpaceX將試“載人龍”飛船發射中止系統是否安全可靠

科技日報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12日報道,美國太空...

“人造人”NEON之父P博士:追求“讓機器更加人性化”

回顧今年的 CES2020,合計有超過3000家科技公司展出數以萬計的產品...

日本福島核事故十年后:“生命禁區”已變成野生動物“天堂”

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近十年后,美國佐治亞大學和日本福島大學的研...

俄羅斯撥款81億盧布生產新一代“雄鷹”系列載人飛船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3日報道,俄羅斯國家采購網發布的...

德國科學家:2019年德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超化石燃料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

孕媽為何喜怒無常?或是“生殖應激”惹的禍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馬曉東)為何孕媽情緒多變,喜怒無...

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失水速度比預想的要快得多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法國科學家在1月9日發表的《科學》雜志在線...

美國能源部擬制造新型電子-離子對撞機 探究質子“內心”奧秘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能源部官員宣布,核物理學家的下一個夢...

通航飛機成功首飛 填補國產復合材料的空白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近日,由重慶通航集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

新發現!中國科學家發現新解毒機制

米團花,是喜馬拉雅特有的一種唇形科植物。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

NASA迎來多個高光時刻:探索火星、商業載人首飛

201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迎來多個高光時刻:新視野號探測...

探索!中國科學家首提新方法增加海島地下淡水儲量

對居住在海島上的人們,淡水是稀缺資源。在開山島上堅守32年的時代...

研究:美國癌癥死亡率單一年度最大跌幅 歸功于肺癌治療技術進步

中新網1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指出,...

2020年CES:5G商用落地屈指可數 智能賦能所有行業

CES 2020已經臨近尾聲,回看展館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一眼便知CES...

研究人員挖出2600年前人類大腦 腦組織依然"完好"

2008年,研究人員在倫敦以北的赫斯靈頓村(Heslington)積水坑里,挖...

中山大學研發出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病篩查指導系統

超廣域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眼病篩查系統 邰夢云 攝中新網廣州1月9日...

美國初創企業發售兩足機器人 雙臂可搬動重達18公斤箱子

網易科技訊 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初創企業Agility Ro...

“白鱘滅絕”引關注 滅絕風險評估要趁早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博物館里的白鱘標本 張星海攝2020年,我們第一...

不是智能助手的人工智能 三星“新物種”智能項目NEON“人造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CES。在外界吐槽CES變為車展電視展銷會之余,每年...

驚!MIT新技術可根據影子還原電視畫面

自古以來,偷窺的方法層出不窮:在窗戶上戳個洞;在適當的角度擺一個...

美國航天局:“苔絲”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位于宜居帶

新華社華盛頓1月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7日發布公報說,其系外行...

天賦基因檢測“無所不能”?專家:別迷信檢測結果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追求。如果有人告訴您,只要幾毫...

迎“開門紅”!長征三號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發射升空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郭超凱 趙金龍)北京時間1月7日23時20分,中國...

微軟“小冰”智能薦書上線 彌補人工不足幫讀者找到合適的書

現階段成熟的物流體系讓人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很容易擁有一本書...

2020年開年之初壞消息:長江食物鏈頂端的一個物種滅絕了

別了,長江白鱘1993年在長江葛洲壩附近發現的一尾長江白鱘。受訪者...

科研人員發現多個5G安全漏洞 多措并舉減少不良影響

5G網絡所具備的大帶寬、廣連接、低時延等特征,讓萬物可聯、萬物可...

三星發布球形小機器人:可幫忙做家務 還能成孩子和寵物的好伙伴

網易科技訊 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天,在國際消費電子展(...

吹響反擊號角!AMD發布全新一代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

在2020年1月7日,AMD在CES 2020發布了備受矚目的銳龍4000系列移動...

2020年首次發射!SpaceX發射第三批60顆Starlink衛星

網易科技訊1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剛...

創舉!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京完成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首例機器人...

暖冬為何這么多雨雪天氣呢?專家:雨雪多和暖冬并不矛盾

5日晚,2020年首場大雪普降京城。從2019年11月29日初雪算起,這已經...

探索!研究發現史上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僅二十萬年

工作人員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萬和剖面開展野外工作。中科院南京地...

SpaceX的星鏈計劃又有新進展 第三批60顆星鏈衛星將發射

SpaceX的星鏈計劃又有了新進展。周六(1月4日)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

探索!科研人員研究發現與肥胖相關的炎癥“剎車”蛋白

新華社南京1月6日電(記者陳席元)南京醫科大學課題組近日研究發現,...

武漢共發現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59例 已采取防控措施

中新網1月5日電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今日在官方網站發布通報稱,截...

創舉!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查

新華社雪龍2號1月5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5日首...

2020年科技領域有何看點?哪些新技術走進生活?

嫦娥四號翩然落月,長征五號火箭一飛沖天,雪龍2號勇闖南極……剛剛...

研究發現新腦成像技術可更早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疾病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利用最新開發的腦成像技術,新研究表明,測...

SpaceX將迎來史上最繁忙的發射月 或打破單月發射次數最多的紀錄

圖1:SpaceX希望在2020年進行30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而開年第一個月...

2020年中國航天將繼續“超級模式” 宇航發射次數有望首次突破40次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郭超凱)記者3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

日本科學家發現原始行星系圓盤 桌面實驗或可理解黑洞性質

在行星科學研究領域,日本科學家發現了旋轉軸傾斜度不一致的原始行...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