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一箭三星成功發射 彰顯“金牌火箭”的實力

北京時間7月26日11時57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

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今天下午13時00分,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的...

中國科學衛星發展的多個第一:“悟空”“墨子”“慧眼”

2015年12月17日,一顆名為悟空號的衛星,從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

大型強子對撞機把小循環變成大循環 “綠色對撞機”成新趨勢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一聽名字就是十分高冷的存在。在普通人心中,...

“RNA魔剪”應用潛力巨大 定位病變細胞更精準

CRISPR-Cas13系統能夠靶向編輯RNA,被稱為RNA魔剪。隨著科學家們研...

法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 采用法國眾多成熟潛艇技術

日前,在法國國慶日前夕,法國海軍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首艇絮...

日本研發的新計算機的性能真能超過現有量子計算機嗎?

日前,據日媒報道,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等機構證實,其開發的、采...

韓國將建準航母 用于韓軍未來的海外軍力投送

據美國防務新聞7月23日報道,韓國決定建造新型兩棲攻擊艦LPH-II項目...

俄羅斯科學家研發電驅動裝置的數字孿生技術

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的科學家正在研發電驅動裝置的數字孿生技術...

天宮二號功成身退 圓滿完成全部任務

2016年7月9日,天宮二號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開展...

抗氧化劑對人體究竟是否有益?揭秘抗氧化劑與自由基的真面目

很多人對抗氧化劑的攝取進入了一個誤區。日常食物內的抗氧化劑有益...

中國制造飛機從零開始飛向非洲 向全球展示“紅海精神”

圖為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新...

中國器官移植隨訪平臺上線 多地區域器官移植醫療機構也將陸續落地

器官移植術后復診成本高、患者隨訪管理碎片化……針對器官移植術后...

“牧星人”是怎樣把天宮二號從“航天器墳場”帶回家的?

天宮二號。央視新聞 截屏圖在南太平洋深處,有一個僻靜的地方叫做...

日本無人飛船“鸛”8號機計劃最快于9月發射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9日在鹿兒島縣...

歐盟批準沃達豐以220億美元收購自由環球 成歐洲最大運營商

e公司訊,歐盟批準沃達豐以220億美元收購自由環球(Liberty Global)...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細胞核內存在病毒DNA識別分子 可啟動對病毒的“強反擊”

19日,《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

“科學麻辣燙”推出“柔性電子技術 更好地實現“萬物皆互聯”

借7月13日至14日第二屆柔性電子國際學術大會在杭州舉行之機,中國科...

美國先后6次成功派航天員登上月球 將大批月球巖石及泥土帶回地球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從1969年的阿波羅11號到1972年的阿波羅17號...

4G頻段不會受到5G影響 4G網絡將會與5G長期共存

隨著5G手機即將在下半年開售,國內4G手機的出貨量開始走低,單在6月...

SpaceX星際飛船測試版原型引擎測試后變身“大火球”

網易科技訊 7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三晚間,美國太空...

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老年癡呆癥?

美媒稱,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生物學線索,解釋了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

英國最大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因漏水問題被迫中止海試 已返回基地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7月11日報道稱,英國最大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因...

“水熱魔法師”將濕垃圾全部都轉化成優質農業肥 日處理量為100噸

日處理100噸濕垃圾,而且沒有臭味,余下的廢水和廢渣還可用于農業肥...

2024年法國戴高樂國際機場將會有垂直起降的“飛的”

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翱翔在擁擠大都市上空,這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

日本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香草香味可鎮痛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川崎醫療福祉大學(岡山縣)神經科學講師上野...

中國西部的“云計算”新城崛起 為云基地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過去,提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人們津津樂道的是這里獨特的自然...

SpaceX已查明載人龍飛船爆炸原因:閥門故障導致推進劑泄漏

據theverge報道,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再傳捷報 外穹頂封頂混凝土澆筑圓滿完成

從中核集團獲悉,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再傳捷報,福清核電5號機...

人體內出現轉基因作物常見基因? 系謠言文拼湊

近日,很多微信群在傳播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

地震學家給地球做“CT” 致力研究防震減災科技

鷲峰地震臺新貌。 本報記者 郭靜原攝都說地震研究的基礎在于觀測...

美國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內如存在某種“缺陷”反而會更長壽

缺陷通常不意味著好事,但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內如存在某...

法國建太空指揮部 將發展成“空天軍”

法國總統埃瑪紐埃爾·馬克龍13日宣布,法國今年組建太空司令部,今...

面向老齡化重大問題 干細胞揭秘“不老泉”機制

手持四根魔杖,胸前一顆光耀璀璨、孕育無限可能的水晶球。如果給中...

廣州南沙近1.7萬學生免費領取到“平安校園智能手表” 芯片由國內自主研發

放學后,孩子貪玩兒遲遲未歸家?暑假來臨,擔心小朋友跑到危險水域玩...

超級創可貼:可在1至3分鐘內實現大血管破裂完全止血

日前,天津大學—欣樂加生物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發布了生物高分子急救...

科研人員研究揭示了棉花纖維品質高但產量低的原因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種課題組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

測量中子壽命的嘗試已有70年 關乎宇宙最初的樣子

用不同方法測量,中子壽命有明顯差別,這事我們還解釋不了。不久前...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順利交付

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

富士康北美建廠項目一波三折 僅僅能創造1500個工作崗位

富士康聲勢浩大的北美建廠項目可謂一波三折,從特朗普聲援、郭臺銘...

俄羅斯用一枚“聯盟-2.1V”運載火箭成功發射4顆軍用衛星

綜合新華社駐莫斯科、圣彼得堡記者報道:俄羅斯空天軍下屬航天兵10...

“雪龍2”號與“雪龍”號組成極地科考破冰船 中西合璧 “搭檔”式聯合設計

7月11日,中國航海日,我國首艘自主制造的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將交付...

指揮和作戰智能化是關鍵 全球無人作戰技術不斷涌現

未來戰場,陸軍智能先鋒蓄勢待發美軍大狗機器人在雪地中爬坡,其內...

世界最大、耐壓最強的火箭分離氣囊研制成功

記者9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該院總體設計部三室近日完成超...

機器學習或能彌合仿真與現實差距 科學家們已開啟“機器人自主時代”

一個中型犬大小的ANYmal四足機器人。圖片來源:《自然》網站今日視...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