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首次發現介形蟲精子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

新發現!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多年前的人類腳印

沙特阿拉伯文化部遺產委員會16日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泰布克地...

北極正變得“面目全非” “新北極”正在形成

挪威的朗伊爾城,位于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游,這里地處...

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將找到更多生物演化的“缺環”

記者9月2日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與國內外同行合作,...

科學家對細菌和癌細胞進行迷宮實驗 為什么選擇它們走迷宮?

科學家對細菌和癌細胞進行的迷宮實驗,對于生物醫學有著十分重要的...

太陽系真有個“兄弟”嗎?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主角,絕大部分天體都圍繞著太陽...

進一步拓展!解放軍總醫院5G+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

9月9日,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正式在中國江蘇泰州發布。同時...

新型元DNA結構有助設計更復雜電路和納米器件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日報道,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及美國亞利...

海洋巨獸!巨齒鯊首次精準建模 重量或會超過48噸

在400萬到2300萬年前的地球海洋中,生活著包括巨齒鯊(megalodon sh...

新研究!德國科學家精確模擬電子與光相互作用

近日,德國基爾大學發布公告稱,該校實驗和應用物理研究所(IEAP)的...

重磅物理學研究:“反轉浮力”實驗挑戰阿基米德原理

英國《自然》雜志2日發表一項重磅物理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了...

暗物質暈長啥樣?八個“放大鏡”給暗物質暈“拍個照”

暗物質暈(以下簡稱暗暈)究竟長啥樣?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國內...

美洲乳齒象滅絕前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新研究成果稱曾向北遷徙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

俄羅斯研究人員首次提高量子點自發發射率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研究人員首次提高了量子點的自發發射率,并使...

天上育種試驗不斷 育出豐產、高抗新品種

近日,在蘭州召開的草業航天育種專題研討會上,利用航天誘變育種技...

SpaceX或建造“超級重型”火箭助推器原型 與星際飛船搭配使用

當地時間周一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SpaceX公司最...

地溝油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產學研結合開花結果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研究發現地球誕生之初就擁有足夠形成水的氫元素

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謎,此前有觀點認為,地球上的水由撞擊...

4年多攻關 科學家找到北方草甸草原退化原因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與示范項目,重點...

飛船起飛頻繁且噪音太大 SpaceX星際飛船或在海上發射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證...

自我毀滅?一顆"掠日彗星"加速沖向太陽的畫面被捕捉到

據CNET報道,近日一顆彗星開始了一項大膽的但最終是自我毀滅的任務...

以色列研發納米衛星小系統 擴展納米衛星的應用范圍

據當地媒體報道,以色列理工大學與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所屬艾爾...

首次!功能性迷你人類心臟模型培育成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培育出一種迷你...

哺乳動物中耳如何演化?科學家研究有發現

決定哺乳動物聽覺功能的中耳的演化,被認為是脊椎動物漸進演化的經...

幾顆牙齒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牙釉蛋白可解開性別之謎

在考古學研究中,判斷人類遺骸的性別,對于了解古代社會結構具有重...

SpaceX帶首批日本富豪繞月之旅時間定了 將搭載100名乘客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加速...

研究人員發現熱帶鳴禽在旱期減少繁殖應對氣候變化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生態...

新型人造皮膚破解大面積損傷修復難題 再生皮膚上還長出毛囊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組織器官,在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及抗外界細菌感染...

新技術僅需幾分鐘嘗出17種水污染物 離真正應用還有距離

檢測水質也能像妊娠檢測一樣快速、便捷、準確?日前,一項由美國西北...

夢想極或變為現實 龐大地下熔巖管帶給人類無限想象

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把人們對未來的幻想變成現實。太空漫步、登陸月球...

可無限回收利用塑料問世 減少最終被填埋的塑料垃圾數量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19日報道,研究發現,一種新型塑料可...

揭秘“天問一號”背后那些讓人豎大拇指的設計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最新研究指出:2019年格陵蘭冰蓋消融水平破紀錄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的一篇...

最新發現!在老年人血液中發現促腫瘤代謝物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新陳代謝研究的論文稱,60歲...

世界首塊蠶絲硬盤問世 可生物信息、數字信息并存

5G等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高可靠低延遲的網絡連接,我們將更...

2億年前四川盆地發生了什么 微米級孢粉化石揭示古環境變化

約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連的歐洲-北...

首張“藥物擊靶”顯微照片問世 能傳遞哪些信息?

近日,《科學進展》雜志發表我國學者論文,其上登載了一張藥物擊靶...

又一個重大科學貢獻!中國科學家歷時16年找到蝗災真兇

人們很難想象,即便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蝗災這個看似久遠、曾肆虐...

植物細胞中有精準指揮適應環境的“信號燈” 讓植物更好地生長

雖然不能像動物一樣移動和躲避危險,但是為了更好地生長發育和應對...

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榨取”能量有兩種方案

提起黑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其能夠吞噬一切的巨大引力。想...

新成果!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

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對人類健康也產生巨大的威脅,...

天文學家發現“富磷”新型恒星 為未來追蹤潛在宜居星球提供新標準

磷元素是地球生命的基礎,但其在宇宙中較為少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

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研制成功 有望精準“殺死”癌細胞

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研制成功 將為腫瘤...

新成果!新型海水淡化“綠色”吸附劑面世

海水咸水脫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現有利用吸附...

找到新靈感!首次實現了基于蠶絲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問世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陶虎課題組聯合美國紐約州...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