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惡性瘧原蟲成為瘧疾再度蔓延的“內部潛伏者”

惡性瘧原蟲是導致瘧疾的最主要寄生蟲。一項27日發表在英國《自然·...

小行星上藏有太陽系古老遺跡 全新“接觸即離”方式幾秒鐘完成采樣

已經在太空飛行4年的OSIRIS-REx(冥王號)探測器,成功從目前距地球3...

研究人員開發可拉伸導電水凝膠 或用于修復神經損傷

外周神經組織可以將生物電信號從大腦傳遞到身體其他部位。而外周神...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提升我國全球數據獲取能力

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

一箭四星發射成功 中國火箭首次"系統級"重復使用精密電子設備

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

羅平生物群首次發現食肉云南暴魚 更新人們對三疊紀生物復蘇的認識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近日在云南羅平發...

如何對線粒體內DNA進行精準編輯?編輯線粒體DNA面臨兩大難點

線粒體DNA能編碼13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都參與到細胞的能量供應鏈中...

干細胞的醫學應用給人們帶來的獨特新機遇

培育新器官、編輯基因、徹底治愈嚴重疾病……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

水稻害蟲褐飛虱防治難?首次建立沃爾巴克氏昆蟲品系

褐飛虱,亞洲最主要的水稻害蟲,常年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頻...

化學法合成尼龍單體污染環境受制約 生物酶“聯手”大腸桿菌破解難題

尼龍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合成纖維,尼龍種類較多,其中尼龍66是最...

NASA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本努"樣本 “本努”已有超過45億年歷史

當地時間上周五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表示,當周...

南非首次發現深海大型油氣田 或蘊藏10億桶天然氣及大量原油

當地時間10月23日,南非礦業資源與能源部長曼塔謝前往該國西開普省...

新研究成果!中國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山西大學激光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

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超出預期壽命令人驚喜

遨游在太空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以下簡稱墨子號)有了屬于自己...

探訪世界最大稀土礦 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稀土產量的一半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包頭市白云鄂博的稀土目前仍然存在私挖盜采、...

GATA6蛋白的出現或為人類根治常見皮膚病奠定基礎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0日發表一項衛生領域最新研究稱,英國研究...

哺乳動物和鳥類成恒溫動物 與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有關

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是恒溫動物,幸存下來的它們,...

什么樣的生物以病毒為食?生物學家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

河南已調查到與夏文化有關古代遺址約226處 深入推進夏文化研究工作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18日下午在洛陽披露,據初步統計,目前河南省...

科學團隊將儀器轉向金星 探索系外生命之謎

據英國《自然》網站近日報道稱,前不久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讓全...

維珍銀河太空船將搭載科學家進行太空飛行 之前曾未搭載過研究人員

行星科學家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將成為首批乘坐維珍銀河旗下飛...

科研人員發現咖啡因健康功能兩個新靶點 為咖啡因廣泛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記者15日從云南農業大學獲悉,近期,該校教授盛軍科研團隊發現咖啡...

最新研究!科學家首次測量紅移為1的星系原子氫

英國《自然》雜志14日發表了一項天文學最新研究,報告了對平均紅移...

廣州考古發現先秦時期在內188處古代文化遺存 修復時長或從數月至兩年

日前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

官宣!NASA:美國與七國簽署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協議

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包括美國在內的八個國家已經...

科學家研究發現1.55億年前的食肉恐龍的皮膚擁有感覺器官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菲爾·貝爾博士10月7日在《當...

1500萬年前的花是如何演化的?神秘琥珀化石證實科學猜想

雍容華貴的牡丹、冰肌玉骨的水仙、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千百年來...

開創“雙模”制式!全球首例軌道交通“雙套信號系統”模式成功應用

經過近五年時間的持續技術攻關和改造,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信號控制系...

“久居蘭室而不聞其香”有了新解釋 對膠質細胞功能的新認知

為何久居蘭室而不聞其香?科學界以往將其歸因于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麻...

已證實!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推遲

10月11日,美國宇航局(NASA)周六證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重度鹽堿地能否創造豐收奇跡?重度鹽堿地有望變身“米糧川”

重度鹽堿地,也能創造豐收的奇跡?10月10日,吉林省大安市治理重度鹽...

中國科學院:中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類新星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

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類新星...

新發現!北林大科研人員發現超千只世界級瀕危物種

在世界遺產地江蘇鹽城條子泥濕地,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亞候鳥研...

重要關鍵節點!天問一號國慶節后將向火星軌道靠攏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后,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

科學家證實:已滅絕的巨齒鯊被確認曾為海中最大的魚類

在海洋中所有的活魚中,我們知道鯨鯊是最大的,它們的身高可達8或9...

開辟新途徑!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研究人員通過同時記錄行為和大腦活動,證明了烏鴉具備有意識的感知...

俄羅斯和美國宇航員進行首次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模擬搭乘訓練

俄羅斯和美國宇航員已抵達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將于當...

中國開發出6大系列260多種馬鈴薯主食產品 加工轉化率達到30%以上

記者從26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上獲悉,自2015年國內實施馬...

植物肉、人造肉進入空前高漲階段 新蛋白食品產業加速發展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近日在于上海舉行的第三屆未來食...

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 填補史前考古中國的多項空白

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

“紅外眼睛”觀察到土衛二北半球的新冰 大片區域冰層很“年輕”

科學家們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航天器13年來收集到的...

外媒:美國私人火箭公司Rocket Lab 計劃2023 年前往金星探索

據外媒 New Atlas 報道,美國私人火箭公司 Rocket Lab 正計劃...

研究顯示:不同的維京人群影響歐洲各地區的遺傳學組成

英國《自然》雜志9月16日發表的一項針對400多例歐洲古人類的基因組...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多款下一代探測器將上線

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納入歐洲研究基礎設施...

穿“青銅甲”的國家保護動物 格彩臂金龜為何擁有“大長腿”?

9月14日,記者從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9...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