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達制造的GDR申請事宜獲中國證監會受理。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浪潮興起,再加上外部環境諸多有利因素加持,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赴海外上市已經掀起一波浪潮。不過,在海外上市以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要想提升國際“話語權”,還需要用實力說話,關鍵在國外市場對其產品的認可度。
多家鋰電池企業籌備在境外發行GDR
4月8日,鋰電材料生產企業科達制造發布《關于終止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暨申請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告》稱,公司計劃終止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申請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本次發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礎證券A股股票不超過1億股,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3%。
國軒高科在5月5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擬申請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GDR以新增發的公司A股股票作為基礎證券。杉杉股份同樣表示,公司擬發行GDR并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雖然中國是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最大的產銷市場,但近年來,歐美等海外市場增量明顯,再加上海外資本市場上市門檻低,籌資速度也快,國內企業謀劃海外上市,主要是為了吸引優質資本、獲得更高估值、拓展海外業務、提升國際影響力。
其實,對于上述舉動,三家企業早已制定規劃。國軒高科表示,要加快公司的國際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品牌,滿足海外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七_制造也在公告中表示,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深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杉杉股份希望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支持,與境外資本市場實現直接對接,提升公司的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拓寬海外金融融資能力。此外,引入境外專業投資機構和產業投資者,還可以進一步優化杉杉股權結構。
華鑫證券的研究報告更是提出,境外發行GDR融資,可以募集境外資金,還可以通過與瑞士資本市場的直接對接,可以吸引海外的長期投資者,改善公司的股東結構。顯然,籌劃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擬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向全球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步驟,在業務拓展、資金籌備、優化企業結構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 企業需做好風險評估
記者了解到,科達制造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于5月7日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中國證監會對該公司提交的關于擬發行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所有材料齊全,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國軒高科在5月6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稱,公司將于7月底前完成境外上市。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11日,中國證監會就發布了《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此舉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提高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也有利于國內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樹立形象。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提出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國軒高科財務總監潘旺表示,金融委會議對穩增長的堅定支持,讓A股市場吃下了一顆政策“定心丸”,也讓投資機構的信心有了很大提振。國軒高科正是借助國家支持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契機,籌劃境外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潘旺說:“我們堅信,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適應我國實體企業全球化拓展需求,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優質企業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緊張,俄烏沖突對歐洲影響巨大,國外市場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此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股退市風波在國內引起關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又將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有退市風險的清單。
于清教告訴記者,地緣政治風險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正在蔓延的“中概股”退市潮就是前車之鑒。此外,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還面臨估值被高估或低估、海外資本惡意收購等風險等。于清教說:“這就要求企業上市地點和時機的選擇要謹慎,并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反收購管理等工作,還需要保障公司自身經營的穩健運行,不觸碰境外上市監管雷區。”
企業在境外上市是贏得國際“話語權”的起點
于清教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政策方面不斷釋放對企業到境外上市的支持信號,境外上市可以幫助企業獲得國際股權資本支持和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為企業出海布局與開拓海外客戶提供有利條件。
記者了解到,當前,國外市場在動力電池方面的缺口非常明顯,僅歐洲市場就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都正在積極出海,開拓海外市場。比如,國軒高科與阿根廷能源礦業公司JEMSE線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就當地鋰礦資源保障、碳酸鋰精煉廠建設、下游業務拓展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同時,在歐洲、南亞、東南亞和北美市場,國軒高科都已經與多家國際客戶達成戰略合作并獲得產品采購訂單,逐步構建了全球市場體系。此外,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以恩捷股份為代表的鋰電池隔離膜企業都已經行動起來。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王敬忠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很快,容易成為外國打壓和限制的對象。國外的上市規則與國內不一樣,如果碰到國外市場的打壓和限制,可能還會出現強制退市的情況。有業內人士提出,這些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赴海外上市,是為了擴大產品在全球的市占率、提升企業經營業績、持續推動公司健康發展。
開拓海外市場,需要在不確定性和商業機會之間進行衡量、提升話語權。遠景動力執行董事、中國區總裁趙衛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海外的產能布局應該以客戶和市場為中心。首先,應該判斷海外產能的落地、市場客戶的需求是否清晰、可持續;其次,應該關注當地政府對發展動力電池的態度是否支持,有沒有長期戰略性的需求和選擇;另外,需要注意企業有沒有在當地建立起一個運營團隊,有沒有與之匹配的在當地建廠的能力。
對全球產業布局的戰略決定,各家鋰電池企業都需要基于綜合要素進行評判。有了成熟的運營團隊、當地社區和政府的支持以及成功的本土化團隊加持,就容易在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中站穩腳步。
業界有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企業依托現有的海外市場優勢,完善全球化市場布局,根據海外需求,用技術和產品實力拿下市場份額,才是贏得國際“話語權”的關鍵。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