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智慧綠色港口建設讓青島港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推進“雙碳”示范港建設

12月13日,在位于黃海之濱、膠州灣畔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

青海電網輸電線路全景監控平臺通過驗收 正式投入運轉

12月24日,在青海電網省級輸電監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輸電線路全景...

武漢地鐵5號線開通 武漢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

采用全開放的駕駛艙,乘客們在列車前端可以直接看到隧道情況,以往...

我國科研人員在量子物理教育研究中再次取得重要進展

物理教育研究是物理學的一個新興領域,特別是量子物理方面的教育研...

科學家揭示家豬胸腰椎發育相關機制 有助于其它動物模型研究

豬體節數量性狀是豬遺傳育種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記者11月底從中國...

新發現!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預測六夸克粒子存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志撰...

科學家研制出新式鈉硫電池 有望取代廣泛使用鋰電池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制...

檢測紅外光新方法被開發出 可將紅外光頻率變為可見光頻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檢測紅外光的新方法,通過將紅外光的頻...

研究發現肌肉年輕化重要介質 可促進人體肌肉再生療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逐漸萎縮、變弱,受傷后的愈合能力也越...

科學家用人多能干細胞建立模型 再現人類胚胎早期發育

據英國《自然》雜志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用人多能干細胞建立了...

世界首例下肢動脈機器人支架成形術順利實施 提升手術安全性

隨著機器人機械臂自主運動,支架在血管腔內進行了精準釋放,血管狹...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航天器防護材料 采用獨特仿生設計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珍珠母磚-...

無人機氣象應急觀測科研試驗正式啟動 可對云中冰水含量有效探測

27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21年無人機海陸空立體協同觀測科研...

各大科技巨頭開啟探索元宇宙步伐 元宇宙熱潮或帶來消極影響

不久前,全球科技巨頭Facebook宣布其業務布局轉向元宇宙,甚至將自...

全球首張人類表型組導航圖已繪制 引領生命科學范式變革

11月19日晚,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IHPC)第三次理事會在線召開...

重大突破!研究確定艾滋病病毒衣殼蛋白復合結構圖像

英國電子生物成像中心(eBIC)使用電子斷層掃描和亞像素斷層圖平均化...

數字經濟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加快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已...

新發現!科學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頂放電光學特征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雷久侯、祝寶友和陸高鵬教授團隊...

生態環境變化 祿豐古猿可能面臨季節性食物短缺或食譜轉換

祿豐古猿的牙齒結構和現代人一樣嗎?古猿牙齒結構和生存環境變化有什...

重大突破!世界首例機器人輔助下人工橈骨遠端置換術成功實施

11月16日,北京積水潭醫院,世界首例機器人輔助下人工橈骨遠端置換...

生物混合光催化劑可提高用于產生藥物的化合物反應產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光合作用,即植物用來生產糖分的...

在光合作用間搭建“高速路” 提高光合效率及作物產量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最新消息,該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

靶向治療腫瘤細胞技術問世 我國國產CAR-T治療首次進入臨床

11月10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完...

國際空間站開展機器人實驗 減輕宇航員負擔

開發太空機器人的日本初創企業GITAI在國際空間站(ISS)開展實驗,用...

迄今最薄X射線探測器亮相 有助于實現細胞生物學實時成像

澳大利亞科學家使用硫化錫(SnS)納米片制造了迄今最薄的X射線探測器...

新進展!中科院研制出高性能太陽光熱硫化銅光熱墨水和光熱薄膜

記者8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王振...

首例!運用全息導航引導技術精準切除惡性骨腫瘤 造福更多患者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成功運用全息導航引導技術精準切除...

使用半導體納米線材料制造太陽能電池 可將太陽能電池效率翻倍

挪威科技大學(NTNU)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使用半導體納米線材料制造超...

今年還將是個“雙拉尼娜年” 今冬究竟是不是冷冬?

受新一輪寒潮影響,11月4日起,我國自西北向東南陸續出現大風降溫天...

首款量子計算流體力學仿真軟件發布 可高效模擬風洞試驗

記者從合肥高新區了解到。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本源量子日前正式發...

新成果!科研人員利用膠體滲透劑可克服遺傳缺陷

近日,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水通道蛋白-...

讓紡織品長“記性”的智能材料 衣服或變得有記憶和“聰明”

近日,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擠壓成型工藝制...

智慧醫療!全國首臺5G+機器人遠程介入手術順利完成

躺在手術臺上的是一位肝臟穿刺活檢患者,根據遠程手術規劃方案,醫...

布魯氏菌活疫苗價值幾何?農業企業對科技成果熱烈追捧

一支可用于我國牛羊布魯氏菌病的防控和凈化的布魯氏菌活疫苗價值幾...

科學家研究發現DNA分子可組裝成粒子間的黏性“接口”

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美國物理學家發現了DNA分子...

國內首臺雪蠟車交付使用 為打蠟師和運動員提供便捷式服務

記者從國家體育總局獲悉,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國內首...

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F星發射升空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7日14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

日本研究團隊發現:核糖體RNA基因突變或引起身體機能退化

負責體內蛋白質合成的核糖體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

113個光子144模式量子計算“九章二號”困擾求解不同參數數學問題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

重要里程碑!豬異種器官移植推動國內外異種器官移植臨床轉化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科學家首次將基因編輯后的豬腎臟...

美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可視化463個古跡 可助力理解早期文明

據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2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利用...

新成果!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制備LED的外量子效率高達23.2%

記者從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中科院...

新涂層可保護海洋和沿海基礎設施 可讓鋼部件免受海水影響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的科學人員與捷克同行一起,提出了一種保...

科技新品亮相2021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 首次啟動“智能設計共享云平臺”

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展廳里放置著一個水池,不少魚兒在里面游來游去...

創新型指紋成像技術可應用于不同載體 檢測過溶液還能回收利用

指紋的識別與檢測是刑偵檢測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傳統的指紋檢測...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