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體內蛋白質合成的核糖體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核糖體的基因會發生變化,容易出現異常蛋白質合成,可能會引起各種衰老現象。如果能找到維持核糖體質量的機制,到2050年前后或許可將無需日常醫療和護理即可生活的“健康壽命”延長到80歲左右。
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展核糖體與壽命的研究結果表明,核糖體RNA的基因突變可能會引起身體機能的退化和疾病等衰老現象。突變可能導致核糖體錯誤地識別作為蛋白質成分的氨基酸種類,或者導致正在合成的蛋白質無法形成準確的立體結構。這導致了異常蛋白質的增加,從而使細胞功能下降和衰老。根據這一發現,有可能開發與核糖體攜帶的突變具有相同效果的藥物。
(本欄目稿件來源: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整編 本報駐日本記者陳超)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