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不變的是 一直義務科普乳腺健康知識

發布時間:2022-02-17 08:58:12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做免費的科普,這是我的堅持!”

“每一次科普都是我對生命課題探究和領悟的過程!”

“嗯!想突破,要創新,要做不一樣的乳腺健康科普!”

……

相比6年前,姜鴻南變了,變得更能表達了,表達更能直抵人心。

從一套PPT“講天下”的講座,到深入全省各地市宣講義診;從線下面對面講解,到線上微信群答疑、視頻直播;從一個人“獨舞”,到帶領科室年輕醫生開展患者科普……6年,姜鴻南的全力以赴,把乳腺健康知識科普這件事堅持下來了。

沒錯,姜鴻南就是咱山西那位認真用愛做乳腺健康科普的男醫生,山醫大二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本報曾于2015年、2018年持續關注,并刊發相關報道)。

2月底,姜鴻南即將啟程前往臨汾開展科普義診活動,開啟他的2022乳腺健康科普之路。

不圖虛名、兼容質疑,堅持“免費的科普”

“呂梁、陽泉、忻州、朔州,這些地方去的還比較少,需要加大頻次……”在姜鴻南辦公室的門背后,貼著一張山西省地圖,上面貼著各種顏色的箭頭貼,指向自己開展過科普的地區,和計劃要去科普的地區,這也是他的“乳腺健康科普地圖”。

2006年,姜鴻南畢業于廣州醫科大學腫瘤專業,一直在山醫大二院從事乳腺外科工作,是擅長于乳腺癌診治的骨干醫生。

日常工作中,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前后表現出的極度恐慌、情緒頹喪,讓姜鴻南的內心不斷受到沖擊。盡管姜鴻南耐心開導,但患者還是深陷恐懼之中,諱疾忌醫,害怕轉移、害怕死亡,有些患者不按時復查,有些患者甚至拒絕治療。

“沒病時,掌握一些乳腺健康知識,能夠自測乳腺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生病了,能夠樂觀積極地面對疾病,配合治療,就不會草木皆兵了。”姜鴻南說,作為一名乳腺外科醫生,在完成治療工作之外,向患者和群眾普及疾病健康知識至關重要,感覺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來幫助女性朋友。

2015年初,姜鴻南開始開展這項愛心事業。在最初的半年里,他只講了9場,而且都是通過朋友介紹聯系的講座單位,幾乎沒有人“主動找上門”。

“最忙的時候一周就有10場科普。”姜鴻南開心地說,2015年經《山西晚報》報道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單位主動聯系他作講座。6年了,自己在乳腺健康科普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來越忙。

除了日常醫療工作,姜鴻南把自己的業余時間全部給了乳腺健康科普。6年間,姜鴻南的科普傳播平臺和頻次不斷增加、科普形式更加多樣、科普內容不斷迭代升級,據不完全統計,受惠群眾超2萬人。

線下科普主要以講座形式開展,利用業余時間,姜鴻南走進社區、醫院、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進行乳腺健康知識的宣講。同時,還赴全省各地縣鄉,為百姓義診。從2015年開始至2019年,姜鴻南每年科普講座平均達25—30場(次),最多一場人數超過400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姜鴻南科普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他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在抖音和百度進行科普,當年開展了近50場直播。2021年的科普場(次)也達到了30場。

線上,除了從疫情期間開展的視頻直播外,姜鴻南還建立了5個“粉紅絲帶”微信群,每個群500人,打造24小時健康答疑陣地。每周一到周三的晚上,與群內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互動進行健康科普、回答疑問。

與此同時,姜鴻南還通過廣播電臺開展乳腺健康科普,6年間科普60余次。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2021年,姜鴻南帶領科室年輕醫生對科室患者開展健康科普,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科普活動中。如今,山醫大二院乳腺外科實現了周周有科普、月月有科普,每次參與健康知識學習的患者平均20—30人。

“收錢嗎?”“不收錢,你圖個啥?”……隨著科普覆蓋范圍的擴大,一些質疑姜鴻南開展科普初衷的聲音不免出現。

“我做科普的初心就是用我的專業知識為女性健康服務,幫助她們解決健康問題,不是圖虛名,更不是為了賺錢。”姜鴻南對質疑保持兼容態度,不解釋,他說:“從開始做這件事,我就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不做任何商業推薦,堅持做‘免費的科普’。”

姜鴻南做到了,6年來,他堅守初心,用心做科普,獲“優秀志愿者”、醫藥衛生界“生命英雄”等稱號。

做“有靈魂”的科普

“婦女之友”是姜鴻南科普服務的女性朋友送給他的外號。對此,姜鴻南悅納。

“每一次科普都是一次傳播正能量的過程!”姜鴻南說,做科普讓我真正懂得了“一切為了患者”這句話的含義。“一切為了患者”就是關愛,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層面的,更多的是用心和她們做情感上的交流。所以,每一次科普都是在表達對生命的關愛。

科普兩個字的含義就是,要具有科學性和普及性,科普必須貼近生活,須針對不同人群,分健康人群和患者人群進行科普……6年的科普經歷,姜鴻南有了許多的經驗和收獲,但讓他樂此不疲繼續堅持做科普的,是他對科普全新的認識,他要做“有靈魂”的科普!

“科普不止改變患者的治療方案、治療決策,還可以改變其人生方向。”姜鴻南說,對于乳腺癌這一疾病來說,早期發現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也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在進入縣鄉或社區科普、義診的時候,姜鴻南會發現很多乳腺結節的患者,有些存在乳腺癌風險。她們大多沒有風險意識,不愿意面對,也不積極治療。

“對這些人群,我會進行特別的科普,告知她們風險的意義,有風險不一定會患病,但有風險時需要及時有效的處理。”姜鴻南說,雖然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講解,但經過科普,以及細致的溝通,很多患者會及時手術。術后病理有些是癌前病變,這是癌癥發生的前一個階段,經濟費用不大,而且不會因為乳腺癌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科普真的是可以改變人生的方向。

在姜鴻南的科普微信群里,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女性,遠至新疆、廣州、福建等地。對她們表達生命的關愛和尊重,就是一遍遍地耐心答疑,一句句地詳細解釋和一次次真摯的情感交流。

姜鴻南的微信群里有一位來自新疆的女性朋友,她是一名乳腺癌患者,通過線上科普,他們成為微信好友。她居住的地區離醫院比較遠,有很多問題不明白,會經常通過網絡咨詢一些問題,姜鴻南有效實用的解答消除了她對疾病的恐慌,從心理上幫助患者進一步康復。

科普中,還有不少女性朋友對乳腺增生極其恐懼,她們擔心乳腺增生會變成癌癥。姜鴻南說,這是對于健康人群的科普,科普時會告訴她們,女性患者乳腺增生主要表現為乳腺疼痛,與情緒變化有關,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并且合理調整、釋放自己的情緒,乳房疼痛會自然緩解,之后定期做檢查就好。

姜鴻南通過科普幫助許多女性朋友打破心理障礙,懂得關愛自己的生命,這也讓姜鴻南不斷成長,深刻領悟“生命”二字的意義,那就是關愛和奉獻。

為此,姜鴻南保持持久的學習力,了解國家對于科普發展的最新政策,關注兩會、時事等,構建自己的全局觀,讓個人的高質量發展與時代接軌,以便讓科普之路越走越寬。

“省外一些城市,在乳腺健康科普的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太棒了,我正在積極了解和學習。”談到乳腺健康科普的創新,姜鴻南有些激動,他說,要更好、更有效地服務廣大女性,必須在傳統科普的基礎上突破,擴大科普的領域,創新科普的形式和內容。比如:在上海,一位乳腺科男醫生就做了一檔節目,有跨界對談,請專業的乳腺科醫生和乳腺癌患者術后內衣設計者談需求點;有脫口秀科普,乳腺科醫生變身脫口秀演員,以活潑輕松的形式,幽默風趣的語言傳遞乳腺健康知識等等。

姜鴻南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乳腺健康科普讓更多女性從對乳腺疾病的恐懼中解脫出來,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身體,也希望社會能夠建立好一個乳腺健康和康復的體系,包括康復、心理、內衣設計等領域,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一群人一起去做這件事,讓科普成為女性生命中的一束微光,照亮她們的健康之路。

山西晚報記者 李莉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