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亮生團隊成功建立了一種重現性好、準確度高的植物甾醇分析方法,為牡丹品種‘鳳丹’花粉、花藥壁及其它樣品的甾醇測定提供了重要指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分析化學學報》。
花粉是植物雄性配子體,有“微型營養庫”之稱,在調節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脂、抗癌、預防前列腺疾病等方面具有療效。其中類黃酮、脂肪酸,植物甾醇被認為是其主要的藥理活性成分。花粉中關于類黃酮和脂肪酸成分的報道較多,但其主要活性成分植物甾醇的研究卻很少。2011年3月,牡丹籽油被批準作為新資源食品,牡丹種植面積和開發利用得到大力發展,但對于牡丹花粉的開發力度還有待提高。
為此,研究團隊以油用牡丹主栽品種‘鳳丹’花粉和花藥壁為研究對象,對其活性成分植物甾醇進行了分析。共有11種植物甾醇被鑒定,其中2種在牡丹花粉、11種在牡丹花藥壁中首次被鑒定。同時,在樣品前處理中,研究首次采用堿水解和酸堿水解兩種方法探究其對‘鳳丹’花粉和花藥壁中植物甾醇分析的影響,結果發現含有亞甲基側鏈、亞乙基側鏈和9β, 19-環丙烷的甾醇在強酸條件下,可能發生重排反應影響樣品中植物甾醇分析的準確性。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對于‘鳳丹’花粉、花藥壁及其它含有這三種基團的甾醇樣品來說,應選擇堿水解進行植物甾醇的分析,酸堿水解可能更適合其甾醇成分的檢測。該研究不僅為‘鳳丹’花粉、花藥壁及其它樣品的甾醇測定提供了重要指導,還為‘鳳丹’花粉和花藥壁的資源利用、相關產品質量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作者:田瑞穎)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