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日漸成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科技探究永無止境的今天,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科技創新的環境中來。未來的汽車將如何駕駛?天文學研究又將帶給人們什么啟示?近日,由PingWest品玩主辦的HAY!18第三屆品玩科技節在北京舉行。眾多大咖齊聚科技節,從技術現狀切入,分享科技的經驗與知識,透知未來科技的可能性。
長安福特電子電器工程師吉跟昌從未來自動駕駛、物聯網、車聯網研究的角度暢想給出行生活及相關產業帶來的巨大顛覆。最新研發的一種無線通訊技術能夠賦予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行人及其他交通參與者實時互聯的能力。吉跟昌說道,“該技術將會提升我們的車輛安全,改善了我們的交通流量,為我們自動駕駛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漸成熟,未來城市交通不僅越來越便利,同時也更加安全。
地上交通技術在不斷突破創新的同時,天文科學方面也同樣引人注目。
“個人的命運取決于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而人類的命運取決于我們對世界和自然界認識,這就是科學研究需要做的事,認識未知、探索未知,天文學可以讓我們保持謙卑,對自然保持敬畏,可以清醒地認識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命運。”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獲得者、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鄭永春博士表示,現代的年輕人要從世界的眼光審視中國,而不要從中國的眼光審視世界。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胸懷宇宙。科技跟生活的聯系不僅僅是讓大眾生活更加便捷,并且使人具有更加理性的思維方式,有更加宏大的視野,這也是科學的使命。
品玩創始人駱軼航表示:“六年前科技創新有關的內容和報道在中國還很邊緣,現在它成為了主流中的主流,成為撬動社會和國家發展脈搏的重大主題。我們被這些變化裹脅著變得更強大、更穩健、更有能力更好地服務大家,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者們。”
科學研究是最具創造性的活動,也是最依賴創新激情的活動。本次科技節的舉辦讓中國的科技品牌充分展示了科技創新帶給生活的感官沖擊,推動科技品牌向著未來智慧生活貼近。(胡馨)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