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捕手——社交電商黑馬GMV破5

發布時間:2018-11-14 15:48:40 來源:IT商業新聞網 責任編輯:caobo

在互聯網電商時代,社交電商以其交互性強、運營效率高等明顯優勢,打破了傳統電商的發展瓶頸,以突飛猛進的速度成長為時下最火爆的新經濟模式,社交零售時代開啟。社交紅利,下沉市場,用戶裂變,社交+電商模式以顛覆者的身份崛起。

社交電商代表企業之一,僅僅成立兩年左右的環球捕手,用戶已突破4000萬,并躋身“杭州一億美金以上公司榜單”。開始在水果生鮮、美妝個護、母嬰玩具、服裝等領域進行邊界探索,意在服務好大中城市的1億白領消費者。

顯然這種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般同行競爭者所能匹敵,除了獨特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當屬創業者那份堅定、專注、執著的“匠心”。作為環球捕手的創始人李瀟,有著多次創業的經驗,既不滿足于一時的成事,也不滿足于世俗的所謂成功,而是用事業追求來演繹傳奇,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創業老兵重新出發

2004年,當同寢室的室友正在玩著《傳奇》和《夢幻西游》時,李瀟已經開始通過DM、郵箱、電話等形式開始賣貨,每個月銷售額突破10萬元。 2005年,他注冊了淘寶店鋪“淘安居”,主營代購海外營養品和保健品。 2008年,“淘安居”榮獲“淘寶網個人零售十大網商”榮譽,淘寶客幾乎人人知道“瀟掌柜”。

2011年,緣起于太太的懷孕,對燕窩品質的要求,李瀟又創立了“燕格格”,專做燕窩產品,包括燕盞、燕窩禮品、即食燕窩等,品牌辨識度極高。

為了尋找更好的貨源,那時李瀟和團隊經常去東南亞走訪工廠,李瀟的太太更是一周試吃了幾十種燕窩,并仔細描述產品的品種、味道和口感。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此時,微信大舉擴張,李瀟瞄準時機,用微信社群的玩法來經營“燕格格”,加上老板娘的“孕身說法”,很快獲得了用戶的信任不到兩年時間,“燕格格”銷量名列燕窩品類前列。

“淘安居”和“燕格格都做到了行業前茅,李瀟看到了天花板。

同時,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擺在李瀟面前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把“燕格格”做成大IP,從賣燕窩拓展到全品類;二是自建平臺,在淘寶之外做一個封閉的用戶群。李瀟選擇了后者,格格家應運而生,并定位在自己擅長的方向:高端美食平臺。

創業老兵重新出發,但在創業這條路上一點也不含糊,那段時間,李瀟和團隊打地鋪、睡公司,經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就是不停試吃各類產品,甚至連胃藥都隨身帶。有一次,李瀟帶著三個同事去“日本北海道食品展”選品,從進門開始吃,一整天沒有停過,4個人一天吃完了20幾包胃藥。

李瀟說,格格家的選品比例約為200:1。這種嚴苛的選品標準很快就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格格家一上線,就成交了3000多單,賣了60多萬。

社交電商的“邊界”

基于社群的發展,格格家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客單價能達到230元,60天復購率50%。上線兩個月,就累積了超過兩百萬的粉絲,日均訂單量破3萬。這讓商業嗅覺靈敏的李瀟又看到了社交電商的爆發力。于是,李瀟對格格家進行了改造,個性美食生活平臺“環球捕手”應運而生,這顯然是一個新物種。

與淘寶等平臺不同的是,環球捕手的用戶來源相對封閉,主要靠用戶在社交圈相互推薦而來。為了激勵店主,店主介紹來的用戶每一次下單,店主都能在平臺拿到獎勵。

這是一種與傳統電商平臺完全不同的新玩法,用李瀟的話說就是:“我們就是和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搶飯吃’。”

站在新的賽道上,李瀟此前創業積累的強大供應鏈成了環球捕手最大的優勢。以美食作為切入口,并持續在水果生鮮、美妝個護、母嬰玩具、服裝等領域不斷拓展,并在不同領域打造優質供應鏈,以滿足一二線城市白領一站式購物需求。

在李瀟看來,環球捕手只對用戶負責,通過嚴格選品來滿足用戶需求,增強用戶黏度。

2017年,“環球捕手”成為社交電商的“一匹黑馬”,并入選首批“杭州一億美金以上公司榜單”。最新數據顯示,環球捕手2018年“雙11環球購物節”銷售額破5億,用戶數突破4000萬。預計2018年,環球捕手GMV達100億。

心懷感恩,不忘初心

見到李瀟時,他剛和團隊從西藏“圣湖”納木錯歸來,辦公桌上還放著牦牛肉干,這是“環球捕手”最近主推的美食之一。

這還不得不從“環球捕手”的公益助農項目“中國田”說起。

早在2017年12月5日,環球捕手在烏鎮出席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宣布,將隆重推出“中國田”計劃——未來將聯手旗下千萬用戶,助力國內100個鄉鎮銷售10億元農產品,精準賦能中國鄉村經濟。

從源頭到城市,環球捕手“中國田”計劃就是要與浙江、廣東、重慶、貴州、湖北、西藏、黑龍江等地政府展開合作,挑選出真正優質的農產品,通過環球捕手賣給城市消費者,賦能鄉村振興。30分鐘售出50萬斤紫皮大蒜,45分鐘銷售2.5萬斤和田御棗,90分鐘售罄30萬斤云南“丑”蘋果,12小時售罄250萬斤海南臺農芒,24小時熱銷102萬斤碭山酥梨……“中國田”公益助農計劃自上線以來,涌現出十余項高效、精準的成功案例。據了解,截至目前,環球捕手“中國田”項目共策劃33場線上線下助農營銷活動,在全國15省26個縣區啟動了30個農特產扶貧項目,深受城市消費者喜歡。

“中國田”項目接連不斷的成功案例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關注,助農小分隊來到某個縣鄉,土生土長的當地老鄉就會積極地站出來,響應助農行動,有的甚至還是帶著盒飯來的,這讓李瀟看到了“中國田”項目的價值。

同時,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慕名而來,一方面對環球捕手進行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介紹自己所在鄉鎮的農特產品,期待擦出政企合作火花,共同推動地域級品牌產品走向全國。

“中國田是我們的起點。雖然我們環球捕手還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我們深知,所有的美食都來自土地。未來,我們將繼續心懷感恩,為鄉村做更多的事情。”李瀟說。

標簽: 環球捕手 電商

上一篇:5G時代將至 革命性的飛躍到底能帶來什么?
下一篇:中興5G終端商用首次實現5G“呼叫、上網、聊微信”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