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快手已收購在線文檔一起寫,短視頻公司的工具猜想

發布時間:2019-01-08 15:41:40 來源:36氪 責任編輯:caobo

一起寫有了新歸宿。

近日,36氪從一位接近交易的核心人士處獨家獲悉,快手此前已經收購在線協作工具“一起寫”。該知情人士還表示,一起寫的另一位股東金山WPS,也曾打算收購一起寫,但最終因為價格等原因,收購未達成。

“這完全是他們(一起寫)商業上的一個決定。”該人士說道。

36氪就此求證快手,對方稱“不予置評”。不過一位接近快手人士透露,快手半年前已經完成對一起寫的收購,目前該產品劃歸于公司的效率工程部。不過,具體收購金額還不得而知。

今年的在線文檔領域就特別熱鬧。

騰訊推出騰訊文檔,月活在四個月里漲到1600萬;釘釘和金山WPS聯合推出釘釘智能文檔;而字節跳動不僅領投了月活已經1300萬的石墨文檔,而且內部IM工具Lark也有了自己的在線文檔產品。這幾家公司都是有了IM產品,然后豐富其中的文檔等功能。

從過往的投資經歷來看,一起寫曾獲得四輪投資,也先后與金山WPS和快手發生資本連接。

據36氪此前報道,2016年8月,一起寫獲得金山WPS的戰略投資;2017年7月,一起寫又拿到78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快手領投,金山WPS、云啟資本跟投。除了資本層面的關系,其實金山WPS和一起寫還有收入上的分成合作。

不過最終,一起寫選擇快手,也是出于多種因素的考量。

資金緊張,可能是一起寫走上賣身路的關鍵原因。

成立于14年12月的一起寫,從16年3月份就開始商業化,收入主要來自自銷、與WPS的合作分成和調用API接口的費用,公司還曾預期在17年年底實現盈虧平衡。

然而出乎一起寫意料的是,今年4月18日騰訊推出了文檔產品,不僅獲得馬化騰點贊,而且宣布個人版永久免費。一起寫首當其沖,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它宣布于4月24日起取消個人版每月11元的費用。根據其600萬的個人用戶來算,一年的損失就可能高達數億元。

這一數字絕對是這家還處于投入期的創業公司所不能承擔的。同時,這也讓其盈虧平衡的預期變為泡影,甚至于影響到下一輪的融資。

另一個現實的原因是,處于短視頻紅利之上的快手更有出資實力,這也是WPS沒有競購成功的原因。

36氪此前就曾報道,快手正在進行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投前估值250億美元。而且一起寫創始人蔡建早前就說到了工具類產品的未來,他說在美國很多同類產品做到一定程度就會被大廠收購,而這似乎正是一起寫命運的寫照。而且相比WPS,一起寫團隊在快手發揮的空間可能會更大。

說完了一起寫被賣的無奈與必然,更值得思考的是,快手這家短視頻公司為何要收購一家在線文檔產品?

最初,快手確實只是打算為了服務團隊。起初快手CEO宿華想要找一款團隊用的協同文檔,在一起寫辦公室談合作時,遇到前來約見的投資人,得知一起寫在融資。因為宿華跟一起寫CEO都曾就職于Google,機緣巧合之下,兩人從合作聊到融資,最后快手索性就財務投資了一起寫。

如今,性質完全變了,一起寫可能不只服務團隊工作,更有可能是快手布局B端業務的一次嘗試。不過一位快手內部人士告訴36氪,收購一起寫與快手是否要布局B端業務的關系不大。

從一起寫的介紹來看,公司已經積累了10萬企業用戶。收購以后,快手可以將這一部分的客戶轉化到自己平臺上,又或者可以為這一部分的用戶提供廣告營銷服務。此前,騰訊、百度、小米、京東、訊飛、360等公司都開通了快手官方賬號,以實現短視頻方式的社交互動營銷。

另外,幾天前,快手宣布日活用戶過1.6億。在其平臺上,除了個人用戶外,還有大量的品牌賬號,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賬號,這些公司的內部團隊也需要提高生產力的協作工具。快手恰恰可以通過一起寫來輸出自己的服務,而不用這些商家再去購買其他平臺的服務,這也算是提高企業、機構賬號黏性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點在于,隨著公司內部員工,尤其是銷售人員的增長,各個公司都需要一個提高效率且保護公司隱私的工具。快手出手也算是一種應對。

標簽: 快手 一起寫

上一篇:傳Uber最新估值略低于900億美元
下一篇:核財經創始人回應“欠薪”傳聞:傳聞失真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