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出行押金得退300年?用戶對押金用途有選擇權

發布時間:2019-01-31 15:42:43 來源:《財經》 責任編輯:caobo

共享經濟領域企業押金紛紛“爆雷”的背景下,針對共享出行領域的部委監管新規即將到來。

《財經》記者從多個不同信源得知,此次由交通部牽頭制定的管理辦法涵蓋了交通新業態中,分時租賃、共享單車及網約車三大常見類別,該新規已經面向企業完成意見征詢。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將針對押金使用給出了明確的監管細則,將由用戶來選擇是將押金轉進企業專用賬戶,還是在自己的個人賬戶中“凍結”一筆款項,以便作為保證金在違約時履行相關責任。

一位接近交通部的匿名人士對《財經》記者評價稱,該管理辦法借助有效監管,能夠堵住現有的押金挪用漏洞。

由于相關監管領域的空白,包括分時租賃在內不少行業收取的用戶押金難以得到有效監管,甚至面臨被挪用的風險,最終導致無法兌付造成民眾資金損失,并進而影響誠信社會建設。

不愿具名的共享出行投資人對《財經》記者表示,押金池帶來的巨大資金量曾是資本方看好這一項目的巨大因素,由于缺乏行而有效的監管。這筆錢不但可以挪用擴大產業規模,更能夠成為投資賺取收益的本金。

而分享經濟所覆蓋的用戶體量極大,一旦押金兌付“爆雷”往往事態嚴重。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上海一位ofo用戶,自去年12月19日發起退款申請,30天過去后,仍排在1085萬位開外,按照這個既有速度,預計要三年才能拿到自己的退還押金。

自友友用車、EZZY、麻瓜出行、巴歌出行等相繼倒下后,此前累計融資金額達5億人民幣的途歌也陷入了危機,有媒體計算,以途歌近200萬用戶計算,如每天只能退款15人,退完需300多年。

上述事件的發酵一度引發了用戶對于行業的擔憂,擠兌提現的同時,對于資金到賬周期異常敏感。

在這一背景下,業內普遍表示歡迎嚴格監管押金使用。

GoFun首席執行官譚弈對《財經》記者表示,相關規定出臺后,對業內一視同仁的監管是好事兒。我們一開始就壓根兒沒把這事兒當斂財或集資的方式。

盼達用車CEO高鈺告訴《財經》記者,她建議從法律層面規范企業的押金問題。將企業收取的押金轉變為有公信力、和嚴格資金監管兌付能力的第三方機構管理。同時,借助其他授信方式代替押金,讓信用免押的方式成為最優選擇。

結合現狀來看,對于分時租賃行業而言,押金仍是化解用戶道德風險的無奈之舉。

譚弈表示,基于上述問題存在,從監管的意見來看,押金問題并非不鼓勵,而是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其使用。

目前,分時租賃車輛使用過程中,在車輛事故,尤其是違章行為處罰上面,存在時間滯后性,所以普遍通過用戶預付押金的方式,從而督促自覺處理違章及車損。即便如此,仍然引來了大量的糾紛和問題。對于企業而言,車輛不及時處置違章,將導致車輛無法通過年檢,從而影響合法上路運營。

在這一問題背后,暴露出的癥結是,在低成本違約面前,企業對于用戶真實信用情況的信息不對稱,一套完整的、開發的數據庫體系亟待建立。

高鈺認為,業內應該完善信用平臺,由運營企業編制“信用數據”繪制不良用戶黑名單,適當調整其用車價格或其他用車限制,從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另一方面,由政府企業、用戶、第三方征信平臺等,共同健全相關主體信用記錄,并將其整合入國家信用信息系統中。既能夠讓企業公平地得到征信系統的效率紅利,又能讓用戶根據企業征信,提前應對可能的財產風險。

此外,實現違章追責的“人車分離”,從而避免運營企業負擔過重,也是有待化解的重要場景。

或許,技術能夠成為破局的一支奇兵。

GoFun出行CTO晏科文對《財經》記者透露,公司正在基于區塊鏈技術打造一條公鏈,希望借此鏈接出行服務的各種生態體系。借助分布式賬本技術本身去中心化的特質,避免各企業平臺間對于泄露核心數據的憂慮。同時,借助與廣東佛山政務應用“智信禪城”區塊鏈項目,將實現快速驗證新用戶身份、刷臉取車等一系列新功能。

標簽: 出行押金

上一篇:2019央視春晚將首次覆蓋臺灣地區YouTube用戶
下一篇:外賣價格越來越貴 商家20元訂單只到手4元?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