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上銷售產品的中國商家正迎來好日子,突然之間成為中國頂級風險投資公司和互聯網巨頭眼里的“香餑餑”,這些投資者帶著大筆支票來尋求下個Shein(快時尚電商)或Anker(智能充電品牌)。雖然風投可以為它們提供快速擴張的資金,但許多風投缺乏在戰略方面提供幫助的專業知識。
這就是所謂“品牌聚合器”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它們四處收購有前途的電子商務品牌,以實現運營協同效應。在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取得成功后,這種模式如今也悄悄地登陸了中國。在中國,傳統的白標制造商正試圖向價值鏈上游移動,以建立自己的品牌。
柏林品牌集團(BBG)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彼得·查爾賈夫斯基(Peter Chaljawski)表示,該集團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在中國收購幾十個品牌,這將大大提升這家德國公司現有14個品牌的投資組合效應。在此之前,BBG通過舉債籌集了2.4億美元資金,并宣布再出資3億美元用于收購品牌。該公司選擇舉債的部分原因是它自成立以來始終處于盈利狀態。查爾賈夫斯基說,最近的融資不會是它的最后一輪,將來可能會使用其他金融工具。
查爾賈夫斯基并不認為風投和企業投資者是被投資品牌的直接競爭對手。他說:“中國有數以萬計的賣家在亞馬遜上創造了可觀的收入。我認為風投資金適用于其中的某些公司,而品牌聚合模式同樣適用于部分公司,但是這個‘部分’實際上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BBG對中國并不陌生。這家成立15年的公司始終依賴中國制造商生產廚房用具、園藝工具、運動裝備和其他家用電器,目前其90%的產品仍在中國制造。為了推進新的品牌收購計劃,該公司將在深圳招聘數十名員工。查利賈夫斯基將深圳稱為“亞馬遜硅谷”,指的是這個南方城市在全球出口、制造業以及越來越多的設計領域發揮的關鍵作用。
BBG希望提供一種新的方式,讓中國消費品牌在歐洲和美國擴大規模,而不是在亞馬遜上被淹沒。賣家可能想要擺脫這個美國龐然大物,以獲得對消費者數據的更多控制權,但建立直接面向消費者(D2C)的品牌并不容易。
查爾賈夫斯基表示,許多擅長運營亞馬遜第三方業務的商家無法擺脫對該公司基礎設施的依賴,比如內部物流系統。但在歐洲,BBG管理著12萬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能夠替代亞馬遜的服務。
查爾賈夫斯基指出,中國品牌可能還想在歐洲尋找亞馬遜的替代者,那里的電子商務競爭環境比美國寬松得多。他說:“如果你看看美國,會發現亞馬遜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在歐洲,亞馬遜網上零售所占市場份額只有10%,90%都不受其控制。荷蘭有BOL這樣的平臺,波蘭有Allegro,法國也有其他占主導地位的平臺。 ”
為了吸引更多以歐洲為目標市場的國際品牌,BBG除了在亞馬遜上銷售外,還在歐洲主要國家經營著近20家D2C網店。它在美國的銷售也始終在快速增長,目前其超過60%的收入來自非亞馬遜渠道。BBG已經在與中國許多品牌進行了深入談判,但目前還不能透露他們的名字。(小小)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