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2日,倫敦公約成員國禁止在海上傾倒核廢料。那么,你可知道為什么核廢料、放射性廢物不能隨意棄置?
自從100多年前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現象以來,核反應和放射性核素正在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核工業迅速發展,放射性物質在科學研究、醫學和工業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會產生出很多核廢料和放射性廢物。
核工業產生的廢物涉及100多種元素900多種同位素。它們與其他廢物的主要差別在于具有放射性。這些放射性廢物可以是氣體、液體或固體。其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有的衰變得很快,有的則需要幾百年時間才能衰變到安全的水平。
放射性物質發出的輻射,不用儀器測量,是覺察不到的。但長期受到放射性照射或短期內受到大劑量的照射,不單會損害個人,還會通過損害生殖細胞而貽害子孫。
世界上主要的高放射性核廢料是在生產核武器的過程中產生的,或是在對核電站的燃料進行再加工時產生的。現在這些核廢料加起來,已達好多萬立方米。這種高放射性廢物,大量存放在一起,會產生巨大的熱量,放出各種射線,甚至發生核爆炸。
科學研究、醫學和工業應用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由于分散和管理不善,常會發生丟失現象。譬如,埋在戈壁灘中的受放射性污染過的衣物,就曾被不明利害關系的居民挖走。雖然這些放射性廢物放射性水平較低,但長時間接觸,就會使人受到傷害。
因此,含放射性的廢物,除了像常規廢物那樣要進行分類、減容(焚燒、濃集或壓縮)、固定、包裝、運輸、存放以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防止它們在沒有充分衰變以前重返人間。
核工業界正在努力地為放射性廢物尋找最終的歸宿地,打算把它們拋入深海地溝、丟進廢棄礦井、送往無垠太空,或埋入南極冰原。然而,這些方法是否可靠,是否經濟實用,還有待論證。因此,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放射性強的廢物還暫存在液體大罐內,或固化在以水泥、脲醛、塑料、瀝青、玻璃等為基體的固化塊內,并有人嚴加看守。但這只是暫時存放的辦法。
在科研、醫學和工業中產生的大量中低程度的放射性廢物(如衣物、試劑等),現在采用埋置的辦法進行處理。人們為它們建造了考究的埋葬場和“墳墓”,保證它們與人類長期隔離。
核能和平利用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經過凈化后仍然含有極少量殘留放射性核素的廢液,以及含有放射性的惰性氣體,如氪-85、氙-133等的廢氣。要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回收和凈化有很大難度,所以采用了稀釋后排放到環境中去的辦法。然而,這并不是任意丟棄,而是在嚴格的監管下有控制地釋放。這樣微量的放射性不會對人構成任何威脅,因為人類生存的環境本身就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