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消息,亞馬遜通知中國賣家,從7月18日起將不再運營中國國內市場業務并停止向商戶提供服務。
另據路透社報道,亞馬遜中國確認,7月18日起不再提供第三方賣家服務。
亞馬遜發言人表示,這段時間將努力使賣家平穩過渡,并且盡可能提供最好的消費者體驗,同時賣家可以通過亞馬遜海外購在海外進行銷售。
根據此前,亞馬遜的聲明,公司將繼續投入并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云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亞馬遜稱,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
進入中國20年,市場占比不到1%
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進入中國市場已有近20個年頭。
最鼎盛時期是在2004年,亞馬遜作價7500萬美元收購中國本土電商卓越網,借此順利進入中國市場。但由于“性格傲慢”,對中國市場認知過淺,很快就患了國際巨頭的通病——水土不服。
公開資料顯示,亞馬遜國內電商業務在輝煌時期曾達到20%,易觀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這一市場份額目前已跌到了0.6%。
亞馬遜中國的主營業務大致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跨境電商,細分業務是海外購和全球開店,這部分目前正常運營,就在一周前,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還曾宣布,亞馬遜全球開店“杭州跨境電商園”江干區錢塘智慧城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被視為亞馬遜未來新的增長點。
二是kindle閱讀業務,不受調整影響正在運營。但與當當網市場爭搶激烈。
三是物流業務,去年底亞馬遜中國剛剛關閉了它的CAN4(廣州運營中心),目前只剩下SHA2(上海運營中心)和寧波、香港等幾個保稅倉,而亞馬遜最早在中國擁有15個運營中心。
四是AWS云業務,正常運營,已成為全球第五大商業軟件提供商。在中國市場,正與微軟、阿里云、金山云等一較高下。
獨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早前曾對媒體曾表示,亞馬遜的國內電商業務可能直接關停,畢竟“一直虧損”。
電商鼻祖、市值高峰期破萬億的亞馬遜,有錢有人才更有技術,在許多國家都占據了行業前茅的位置,但在中國卻發展十分艱難。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在總結亞馬遜在中國市場的失敗教訓時曾表示,亞馬遜對于中國市場不夠激進、投資不足、本土化不充分。
劉強東評價:亞馬遜在中國干不過淘寶京東
劉強東曾表示,自己早前也在亞馬遜上購買過商品,但是物流太慢了,足足要讓用戶等兩天。“結果他們還管這個叫兩日達服務。”
他談到,“這要是放在中國,就會是一場災難,每一位消費者都會不滿意,因為大家都想6小時就收到快遞,兩天對消費者來說太長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遭受本土電商激烈的阻擊之后,亞馬遜中國給人整體的感覺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亞馬遜中國賣圖書賣不過當當,而3C家電通訊要屬京東、蘇寧,服飾百貨干不過天貓淘寶和新崛起的拼多多。如果是拼服務速度,京東物流的效率也確實更加優秀。
哪里是亞馬遜中國業務的立錐之地?競爭力在哪?
去年8月份,時任亞馬遜中國總裁、亞馬遜全球副總裁張文翊接受采訪時表示,“亞馬遜是一座橋梁,讓中國消費者便捷選購全球海量國際正品,讓中國公司輕松拓展海外與商業采購市場。”
也就是說,亞馬遜一面要幫中國消費者買到海外正品;另一方面要幫助中國商家走到海外,把產品直接賣給海外消費者。
但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我們所監測到的數據中,亞馬遜在快消品的中國市場占比連1%都不到?,F在品牌的營銷資源智慧投放在頭部的兩三家,亞馬遜中國沒有特別的優勢。”
正如十年前,面對ebay惠特曼“刁難”,馬云回應:淘寶好比長江里的鱷魚,而eBay是大海里的鯊魚,但是鯊魚在長江未必能斗過鱷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