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蘋果被曝信息泄露 一個月傳出1.5G數據

發布時間:2019-05-31 14:36:58 來源:觀察者網(上海) 責任編輯:caobo

蘋果才在一個廣告中宣傳稱“你手機里的東西只會留在你的手機里”,然而根據美媒《華盛頓郵報》5月28日發布的一篇專欄調查文章,則顯示出了不同的結果。文章作者杰弗里·福勒(Geoffrey Fowler)通過正在進行的一項隱私實驗中發現,當蘋果手機允許后臺應用自動刷新時,一些非常流行的IOS應用會利用這項功能定期向追蹤公司發送數據。

睡覺時,你的iphone在和誰“通話”?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各企業通過應用獲取用戶信息來“改進”產品的行為并不少見,但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則令人吃驚。

這些應用會在用戶睡著時發送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理定位、IP地址等信息,其中包括微軟OneDrive、理財助手Mint、音樂應用Spotify、天氣預報、外賣應用DoorDash、點評網站Yelp、治安應用Citizen、甚至《華盛頓郵報》自己的IOS應用。其中,可以分享城市安全現狀的應用Citizen共享的個人身份識別信息違反了它的隱私政策,而美國最大點評網站Yelp的應用每過5分鐘就會發送一波數據,但該公司隨后表示這是一個bug。

蘋果廣告 圖丨@chrisvelazco

作者指出,手機不止在用戶睡覺的時候傳送那些數據。在持續一周的測試中,總共發現5400個追蹤器,多數都在應用內。據協助其測試手機的隱私服務機構Disconnect表示,那些不受歡迎的追蹤在一個月內可以傳送出1.5G的數據。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前研究員、Disconnect首席技術官帕特里克·杰克遜(Patrick Jackson)表示,“這是你的個人數據,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離開你的手機。為什么要讓這些個人信息被那些你都不知道要拿你的信息做什么的人收集走?”。杰克遜還指出,“我懂信息的價值,我不希望我的信息會在任何不應該獲取這些信息的人的手上。”

杰克遜(右)在為作者檢查信息泄露情況 圖丨華盛頓郵報

而對于安卓用戶來說,信息泄露也是一個問題,google甚至不允許Disconnect的程序進入其商店應用Google play。(谷歌的規則是如果你的應用會影響別的應用投放廣告,就會被禁止登錄其應用商店)

杰克遜強調,很多追蹤將個人信息投喂給那些大數據經濟,以將人們作為營銷及政治信息的目標。Facebook的失敗讓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的數據是如何被傳遞、竊取和濫用的,劍橋分析公司只是個開始。

標簽:

上一篇:Uber公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 凈虧損為10.1億美元
下一篇:共享單車漲價:1小時4元 騎車比坐公交貴?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