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大推出了全新改版的立體式錄取通知書,內有“大學堂”牌匾標志,硬質的錄取通知書還可豎立,成為送給新生的別致紀念品。一同送達新生家中的還有一份特別的“新生禮物”——7位杰出的北大人給即將踏入大學的新生親手寫的信件。(記者魏夢佳 圖片由北京大學提供)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清華大學發出今年首封錄取通知書(7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2019年第一封錄取通知書發出。獨自來京參加清華“姚班”和“智班”選拔考試的保送生朱震霆同學獲得首封錄取通知書。伴隨通知書的還有一份特殊的校長贈禮——中國歷史文化力作《萬古江河》,以及致新生的一封信。
今年清華校長送給每位新生一本書《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發展》。 胡鐵湘 攝第一個拿到通知書的朱震霆,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初一時就開始接觸信息學競賽,高一的時候便通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并獲得保送生資格。清華大學本科招辦主任余瀟瀟為朱震霆送上錄取通知書。雖然已經看到過學長學姐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但親手從老師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打開后看到3D版二校門“屹立”在自己面前,朱震霆非常激動,“拿到通知書特別開心,開心得想馬上拍個照發給媽媽。”他說,“同時也覺得這是一份責任,要好好學習,爭取不掉隊。”
記者了解到,這是邱勇校長第五次為新生贈書和致信。回顧往年的贈書,《平凡的世界》引導新生關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瓦爾登湖》啟發新生感受內心寧靜的巨大力量,《藝術的故事》鼓勵新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從一到無窮大》勉勵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科學素養,今年的這份贈禮則蘊含著濃厚的歷史積淀。
這本書叫做《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發展》。邱勇校長信中寫道:這是一本視野開闊、見解獨到的中國歷史文化力作。作者許倬云先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在書中,他用平實暢達的語言講述了中國文化成長發展的故事,字里行間既有宏大的歷史脈絡,又有對日常生活的細微描摹,讓讀者在回顧數千年歷史的過程中,深切感悟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從歷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希望你們在閱讀這本書時,不僅學習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而且更要學會開放與包容,以更加開闊的胸懷和視野傳承過去、把握未來。”邱勇說。
北京發出首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北京市高招錄取已經啟動,7月7日中午,2019年第一封普招錄取的通知書從北京語言大學發出。錄取通知書的主人是來自北京八一學校的劉詩懿同學,以文科624分的成績通過北語提前批次錄取到日語(日英復語)專業。據悉,今年北京語言大學在提前批次投放了10個小語種專業,計劃招生26人,文理科各13人。其中,錄取最高分為文科624分、理科640分,最低分為文科611、理科620分。
上午10時,記者來到北語招生辦的高招錄取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開始的投檔錄取作最后的準備,錄檢、數據維護、系統調試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郵政快遞系統的工作人員也已經就位,安裝投遞客戶端系統,并為停在樓下的郵政車張貼“北京市第一封錄取通知書”專用橫幅。錄取結果產生后,他們將第一時間將學生的地址信息錄入投遞系統,開始寄送錄取通知書。
上午11時30分,本市第一封錄取通知書由工作人員現場打印,交由北京語言大學劉利校長親筆簽名蓋章后生效。據了解,與以往不同的是,北京語言大學今年的通知書是由該校在讀學生親手設計,在往年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通知書樣式是三折邀請函,以素雅、沉靜的綠色為主色調,整體風格是典雅而現代的中國風,和現今習近平總書記推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指導意見不謀而合。該通知書將各國語言中的“歡迎來到小聯合國”的表達匯聚在一起組成世界地圖。另外,該通知書還以行李牌作為伴手禮,既是對新生的關懷,也表達了北語師生對新生加入北語溫暖大家庭的期待。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視點 網友評論 @人民日報 北京晚報
標簽: 北大牌匾通知書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