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國博展出回歸文物 展出600多件國寶

發布時間:2019-09-18 09:42:49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caobo

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展出的600多件國寶,包括《伯遠帖》、《五牛圖》、王處直墓浮雕石刻、龍門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飾片、皿方罍、圓明園青銅虎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等珍貴回歸文物。它們走過曲折歸國路,講述著一段70年流失文物歸國的艱辛歷程。

國博展出回歸文物

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

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公眾們非常熟悉的伯遠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圖卷、圓明園獸首、秦公晉侯青銅器、青銅虎鎣、王處直墓浮雕、龍門石窟佛像等珍貴文物。

“方罍之王”皿方罍身首合璧現身展覽

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公眾們非常熟悉的伯遠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圖卷、圓明園獸首、秦公晉侯青銅器、青銅虎鎣、王處直墓浮雕、龍門石窟佛像等珍貴文物。

8月從日本回歸祖國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在此次展覽中首次與公眾見面。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為春秋時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克父所鑄,包括鼎、簋、壺、甗、霝、盨等6大類共8件,品類豐富,鑄造精致、保存完整,每件青銅器均有銘文,共計330字,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信息。“曾伯克父”器物群為目前考古發現所未見,對于研究春秋時期歷史文化、曾國宗法世系以及青銅器斷代與鑄造工藝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首次與公眾見面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部分)

日本準許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出境證明

據了解,此次展覽展出的25個案例體現著黨和國家對流失文物回歸的高度重視,蘊含著許多精彩曲折、不為人知的故事。如伯遠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圖等廣為人知的“國寶”級文物,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中央人民政府實施的搶救征集文物工作,重回祖國懷抱、進入公共館藏的。

此外,由于書畫作品較為脆弱,《中秋帖》卷和《韓熙載夜宴圖》卷,展期內均為復制品展出;《五牛圖》卷和《伯遠帖》卷,9月17日-10月16日為原件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為復制品展出;《瀟湘圖》卷和《祥龍石圖》卷,9月17日-10月16日為復制品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為原件展出。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征集等方式,已促成了300余批次,14萬余件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

標簽: 國博展出回歸文物

上一篇: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閉幕 第12屆民族運動會將于海南省舉辦
下一篇:意大利總理力推銀行卡和多種電子支付結算手段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