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共享休息盒子”出現在成都 掃碼支付面向上班族

發布時間:2019-11-07 10:42:59 來源: 責任編輯:caobo

點擊進入下一頁

位于太升路的一處共享休息盒子。

繼共享睡眠艙后,新一種“共享睡眠工具”出現在了成都,它被叫做“共享休息盒子”,一個封閉式的睡眠空間,掃碼支付,主要面向上班族。

但諸多疑問隨之而來,多人共享一張躺椅睡眠,健康衛生如何確保?封閉的空間,如何確保通風順暢?使用者有沒有被鎖在里面的隱患,如何確保安全?

11月6日,帶著上述問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這一產品的運營方,回應關切。

如何確保衛生?

共享休息盒子是一個接近兩米長、一米多高的封閉艙,艙內是一個座椅,用戶只要掃碼就能使用,那么如何確保艙內座椅的健康衛生?

6日上午,該公司負責人游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運營方已經在成都各大寫字樓投放了100余臺休息盒子,在每臺休息盒子內都放置了消毒紙巾,在使用之前,用戶可以自行擦拭消毒。

同時,運營方也安排了運維人員,按照每天一次的頻率,定點清潔每一臺休息盒子,以此來維護清潔衛生。

如何確保通風?

在封閉空間內入睡,是否存在呼吸不暢,空氣沉悶的現象?是否有影響睡眠者呼吸的安全隱患?

游先生解釋說,休息盒子并不是完全封閉的,在盒子底部有一個開口,和外界保持通風,而且盒子內有空氣循環系統,通過內外空氣循環,來確保艙內通風。

如何確保安全?

兩年前,曾經有共享睡眠艙出現在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但因為消防安全等問題,被公安機關叫停,那么共享休息盒子合法嗎?

游先生回應說,公司開發的休息盒子,本質上類似于商場里的按摩座椅,和共享睡眠艙是有很大區別,盒子沒有完全封閉,只是提供短時間休憩的空間。

并且,盒子的卷簾是一種布絨類的隔音簾,不是硬質的艙門,如果出現被鎖的情況,也比較容易破開。

記者觀察

中午一小時內只有一人使用

6日中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成都太升南路一點位現場觀察,從12點到1點,在1個小時內,三個休息盒子,只有一名市民前來使用共享休息盒子。

“我覺得盒子挺好的,在辦公室睡午覺很不舒服,所以我來盒子里睡一會兒,比較便宜。”使用者周小姐說。而據物業工作人員介紹,休息盒子每天都有人用,但使用者并不多。

標簽: 華西都市報

上一篇:“海貝思”襲擊日本 10列新干線列車嚴重浸水全報廢損失
下一篇:日本多家日化巨頭加強舉措應對塑料垃圾問題 全面削減塑料使用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