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全國首個城市碳普惠平臺在穗上線 用戶關注人數超7萬人

發布時間:2019-12-24 14:22: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caobo

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王堅)主題為“低碳廣州,惠及你我”的廣州碳普惠平臺啟動儀式12月24日在廣州大學城舉行。據了解,試運行推廣期間碳普惠平臺用戶關注人數超7萬人,注冊會員約8000人。其中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項目(PHCER),廣州已有7個光伏和1個林業獲得廣東省備案,共產生近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碳排放市場成交額預計超過100萬元。

據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利用廣州綜合門戶樞紐城市優勢,結合GIS、互聯網+、大數據應用,通過個人碳足跡計算、低碳行為量化、低碳積分取得、低碳積分兌換,探索碳普惠內部交易閉環機制的生態圈,從而打造全國第一個可測量、可核算、可追溯的碳普惠激勵平臺。

市民現場體驗廣州碳普惠平臺的低碳活動、碳幣獲取與兌換。 王堅 攝

市民現場體驗廣州碳普惠平臺的低碳活動、碳幣獲取與兌換。 王堅 攝

碳普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名詞,市民用戶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低碳行為,比如乘坐公交地鐵、走路10000步,都可以轉換成碳積分,用于兌換一些商品或者折扣券,以此鼓勵和引導市民在生活中踐行低碳消費、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促進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周德全、廣州市政府副市長林道平出席活動并分別致辭。

啟動儀式現場。 王堅 攝

啟動儀式現場。 王堅 攝

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主任聶兵表示,廣州碳普惠平臺認證了20多種生活場景減碳量的核算方法學,市民可在碳普惠平臺上注冊并踐行公共交通、節水節電、舊物回收等低碳行為,平臺通過與公共交通、共享單車等服務提供商進行個人低碳行為軌跡比對,并計算減碳量從而獲得碳積分,其中部分行為碳減排量經核證后可進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進行交易,抵扣碳排放控排企業配額,真正實現“人人減碳、人人受益”。

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與廣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廣州佳瑪鮮花電商平臺、廣州格瑞哲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等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標簽:

上一篇:春運不再“壓力山大” 中國高鐵突破3.5萬公里通達32個省區
下一篇:5G基站大功耗帶來巨額用電成本 運營商電費大漲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