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蘭州交大牽手俄羅斯高校 推動高速鐵路技術更智能

發布時間:2021-10-13 11:08:1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基于我國北斗衛星系統和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系統,實現列車實時高精度定位,加快高速列車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從而推動高速鐵路技術更智慧、更智能。”近日,在中俄先進智能交通技術聯合實驗室,中方負責人、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光武向科技日報記者描繪了中俄共建智慧交通的愿景。

智能交通是一種新型的交通系統或裝置,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現代交通系統融合的產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智能交通的期望越來越高,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也成為各國專家學者共同研究的“熱門”課題。

2018年,由蘭州交通大學和俄羅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奔薩國立大學牽頭,共同籌建的中俄先進智能交通技術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利用我國在軌道交通、電氣自動化等關鍵技術以及成果應用方面的自身優勢,以及俄羅斯在基礎研究,特別是數學、電氣等方面先進理論,在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裝備平臺關鍵技術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彌補我國在高鐵自主化上的短板。

近年來,由于我國缺乏長期技術積累,高鐵控制的部分“核心部件”長期被國外壟斷,成為制約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列車控制與運輸組織一體化研發上,聯合實驗室基于路網數據中心,研發相應的智能化系統,通過精準化計算、智能化分析完成列車運行計劃智能編制,實現運能運量精準匹配、適應線網運輸互聯互通、乘客出行快捷便利、網絡化運輸組織高效的要求。(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標簽: 蘭州交大 俄羅斯 高速鐵路技術 智能交通

上一篇: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并網試驗成功 非補燃技術實現零碳排放
下一篇:提出“橡膠增強橡膠”概念 我國學者獲2022年度Sparks-Thomas獎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