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馬蜂窩轉身、蟬游記下線 旅游UGC洗牌完畢?

發布時間:2018-11-05 14:43:15 來源:新浪科技綜合 責任編輯:caobo

“由于業務調整,我們遺憾地通知您,蟬游記網站及手機App將于2018年10月31日下線。我們會保留您在網站上發布的所有游記數據。”2014年底賣身攜程后,由于日活太低,昔日旅游UGC(用戶原創內容)社區王者蟬游記無奈走到了終點。

禍不單行,不久前,馬蜂窩因為陷入數據抄襲事件而鬧得沸沸揚揚。面對日益蓬勃的旅游市場,旅行UGC社區想要生存卻并不容易。

走到盡頭的蟬游記

2014年并入攜程后,蟬游記雖然一直保持正常運營,但攜程似乎并沒有對此投入太多的精力。

10月30日,記者最后一次打開蟬游記首頁,頁面顯示不少游記已是兩三年前的作品,App人氣早已不在。

“這幾天我剛把所有的游記備份好。蟬游記可以按照發布時間順序自動排列生成游記,我很喜歡這種方式。一個月前看到它要下線的消息時,我開始備份,同時也開始將我寫游記的陣地轉向馬蜂窩。”一位在蟬游記上寫下150多篇游記的作者告訴《IT時報》記者。

旅行UGC失去熱度后,轉移陣地是每個用戶都要面對的事。

李先生是面包旅行的忠實用戶。“我從2015年開始使用面包旅行,相比馬蜂窩、窮游網等旅行UGC網站我特別喜歡面包旅行的界面,看著很美且舒服。后來面包旅行轉型做了面包獵人,明顯感覺到游記質量在下降。”

昔日在旅行市場備受寵愛的旅游UGC社區,正在慢慢失去用戶。“我喜歡在馬蜂窩、窮游等平臺上看好攻略,然后去攜程、去哪兒等平臺訂票。”對于活躍的用戶而言,旅行UGC平臺相較于OTA(在線旅行社)平臺少了一點商業氣息。

從遍地開花到“艱難求生”

細數曾經紅火過的旅行UGC社區,在路上、面包旅行、蟬游記、馬蜂窩等,它們曾一度遍地開花。

《TalkingData-2015年移動旅游應用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在不同類型旅游應用的活躍度方面,旅游咨詢、行程管理和酒店類高于旅游應用整體。其中,旅游咨詢類的活躍度最高,達到67.3%,遠遠超過綜合預定類的應用。但旅行資訊行業看似繁華的背后,是以攜程、去哪兒等為首的OTA平臺對其生長環境的不斷擠壓。

在路上因融資失敗破產;蟬游記2014年賣身攜程后,創始人重新開發了探索“旅行攻略”市場的氫氣球項目,最終也因融資受阻而失敗;2014年面包旅行獲得了5000萬的C輪融資后開始了艱辛的轉型之路。至今仍活躍在市場上的旅游UGC社區,只剩下馬蜂窩和窮游兩家。

“對旅游UGC社區而言,沒有好的內容走不下去,有好的內容不會變現也活不長久。馬蜂窩和窮游兩家算很幸運了。”旅游行業從業者翼流(化名)告訴記者。

“互聯網資訊早就覆蓋了用戶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所有場景。從訂機票、看攻略制定行程,再到旅行結束寫游記、寫評價。對于旅游UGC社區而言,他們的服務范圍相較于OTA平臺本身就略小眾,如果不像馬蜂窩一樣發展出被認可的商業模式,很難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旅游OTA市場交易規模為400億元,較2016年增長34%。艾瑞分析,隨著中國在線旅游OTA市場格局的逐步穩定,OTA市場交易規模將進入平穩增長的局面。

“即便旅游UGC社區的忠實用戶,通常也會在自己手機上安裝一個OTA軟件用來買票、訂酒店。但攜程這樣的OTA平臺業務已經覆蓋了游記、攻略等方面,用戶使用一個OTA平臺的軟件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旅行UGC平臺死守內容的話很吃虧。”上述人士分析道。

難過“內容+變現”兩道坎

成立于2006年的馬蜂窩是旅行UGC社區的一朵奇葩,估值約175億的體量讓曾經的競爭對手們再難逾越。

2015年初,馬蜂窩發布自由行戰略,逐漸探索出一條與傳統OTA截然不同的營運模式——基于個性化旅游攻略信息構建的自由行交易與服務平臺,“內容+交易”是馬蜂窩獨有的商業模式。2017年馬蜂窩全年GMV超過了100億,用戶數量超過1.2億。

“我最初喜歡在馬蜂窩平臺查攻略、看游記,然后去攜程上面訂票,但隨著馬蜂窩平臺預訂票務越來越方便,現在我也會在馬蜂窩平臺上直接訂票,攻略、游記看得多了,喜歡馬蜂窩的社區氛圍。”上海用戶李小姐表示,從內容到交易,馬蜂窩形成了它獨有的商業模式。

“對于馬蜂窩而言,UGC是其核心,因此之前爆出的馬蜂窩抄襲事件會引起軒然大波。實際上在類似的互聯網行業中,評論抄襲的現象很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UGC社區稀缺的情況下,馬蜂窩還是有一定的內容和品牌優勢。但如果不及時調整,口碑的損壞對其影響會非常大。相較于OTA平臺,旅游UGC社區承載了用戶更多的情感,沒有用戶愿意在一個口碑差的平臺上記錄旅行感受。”

2018年8月途牛旅游網對外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出境旅游消費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跟團游仍是出境游客戶主流選擇。“真正適合旅行UGC社區的發展土壤是自由行,但目前國內旅行團仍不在少數。這是限制旅游UGC社區發展的核心原因。”一家旅游UGC社區工作者分析道。

“互聯網公司最簡單的變現方式是廣告,但是廣告業務容易觸頂。旅行UGC社區與OTA平臺的本質區別在于內容,旅行UGC社區想要生存,就需要海量的用戶和一個激發用戶創造內容的規則。馬蜂窩發展的酒店業務對旅行UGC社區而言也是個不錯的變現方式。但無論是馬蜂窩還是窮游,激勵用戶創造優質內容的力度還是不夠,更多的是靠用戶自發記錄,這一點是我認為兩家平臺可以突破的地方。”翼流告訴記者。

UGC社區與旅行OTA的碰撞似乎難以避免。“在旅游UGC社區不斷發展變現業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業務與OTA平臺相重合,例如訂酒店、訂機票以及跟團游。兩者之間的區隔會越來越小,存活下來的旅行UGC社區與OTA平臺在業務模塊或許會越來越相似,只是側重性有所不同。馬蜂窩、窮游網未來或許會越來越像OTA平臺。”一位OTA平臺相關人士分析道。

標簽: 馬蜂窩 蟬游記

上一篇:Google Play停止上架針對舊版安卓API設計的APP
下一篇:IPv6浪潮來臨 IPv6過渡技術全解析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