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擴大了適用范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武漢、西安、廈門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
繼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舉辦后,中國政府對于進口商品再出政策利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這是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監管政策獲得了第三次延期。此次會議延續了以往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了試點城市范圍,但并沒有和之前兩次一樣注明是延續一年。
會議決定,在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征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范圍,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以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海囤全球、亞馬遜海外購為代表的頭部平臺;以蘇寧海外購、1號店全球進口、聚美優品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以及以蜜芽、寶貝格子、波羅蜜全球購等為代表的“第三梯隊”。市場格局梯隊層次鮮明,“寡頭效應”初步顯現。
“跨境進口電商未來需向中高端市場發展,以多種物流形式結合以應對形勢的變化,行業巨頭將更加凸顯自身供應鏈管理及資金運營優勢,帶動整個行業走向更加規范的道路。”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曹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80、90后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該部分群體消費觀超前,對跨境商品消費需求明顯。
追逐萬億跨境電商進口市場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作為跨境電商進口的頭部平臺,雙11當天國際品牌成交人數占四成,天貓國際單日訂單貢獻中國整個跨境進口訂單近八成,開場90分鐘即有上千萬買家涌入,開場6小時29分即超過去年雙11單日成交額。
阿里巴巴方面稱,此次國務院有關跨境進口電商政策最新發布,是對以天貓國際為代表的整個中國跨境進口電商模式創新的充分肯定,并在政策繼續保持進一步順延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看重跨境電商進口的還有京東、蘇寧。
11月19日,京東全球購品牌全面升級為“海囤全球”,專注原產地直購模式,加強自營直采、突出原產直購、京東配送優勢,并且還將在采購銷售、品質管控、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方面持續升級,為消費者引進更多的高品質海外商品。
海囤全球總經理楊葉表示:“在進博會期間,以京東集團為主體,包括海囤全球在內,直接簽約并采購金額達到1000億人民幣,這其實也表明我們對于未來跨境進口業務模式的信心,因為它是迎合消費升級很重要的體現。”
從2014年正式入局跨境電商市場,蘇寧海外購一直堅持“高品質+快物流+優服務”的標準:通過“自營+直采”兩種模式的推出,與包括GUCCI、美迪惠爾、雅詩蘭黛內等全球超過100個品牌,直接建立供貨往來關系。
目前國際業務正是蘇寧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蘇寧跨境電商業務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蘇寧易購海外購副總經理盧厚飛不久前曾在央視采訪中說道:“數據顯示,今年1到9月份,同比去年的整個增長,在330%左右。其中三季度環比二季度,也實現了接近300%的環比增長”。
在進博會2018蘇寧全球采購供應峰會上,蘇寧宣布加強海外采購力度、在蘇寧易購的線上平臺建立國家館等舉措,并且表示此次進博會期間,海外采購的訂單預計將會達到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5000個海外品牌預計將被引入中國市場。
整合全球商品流通供應鏈資源的跨境電商平臺,在刺激我國居民內需、擴大有效進口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此次進博會期間,各大電商平臺擬采購金額已超16000億元,其中阿里巴巴(5年2000億美元)、京東(近千億元)、蘇寧(150億歐元)、網易考拉(近200億元)、唯品會(100億元)、洋碼頭(約8億元)、寺庫(1億美元)。
此外,上述會議決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征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范圍,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
在鼓勵進口的同時,中國的通關時間也在縮短。
今年10月底,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廣志在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表示,2017年,我國進口整體通關時間是97.39小時,今年要壓縮到65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是12.29小時,今年要壓縮到8.2小時。
蘇寧方面稱,海外購采取國外直郵和保稅倉發貨兩種形式,將每一件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送達消費者手中,部分海外商品最短只需要1天。
政策范圍擴大
此次公布政策中的關鍵字“擴大開放”與前不久舉行的進博會呼應,明確政策制定的基礎是進一步打開國門,擁抱全球商品。
政策規定,從明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事實上,這條政策的延續早見端倪。
11月7日,在進博會期間舉行的“電商進口促進消費升級”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表示,明年將繼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總體思路。“我們將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按照‘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總體思路,優化完善監管措施,同時保證監管安排的總體穩定。”
令人關注的是,此次會議雖然延續了以往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但并沒有和之前兩次一樣注明是延續一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前面兩次都是一年一年延續,感覺可能給電商企業捆住了手腳,這次政策沒有注明延續的時間,這樣決策層可以擁有一個比較大的彈性。”
為了進一步滿足國內民眾的需求,此次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擴大了適用范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武漢、西安、廈門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秋城認為,政策會進一步促進包括中西部在內的各大城市的跨境電商的發展,真正推動和發展城市的外貿轉型和經濟發展。
此外,政策還提高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今后隨居民收入提高相機調增。
網易考拉CEO張蕾告訴記者:“上述改變不僅將進一步釋放購買力,刺激消費者在輕奢、電器、美妝等領域的消費,也將促進跨境電商商品類目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單次限額的提高,有利于奢侈品類的跨境電商。”北京德恒(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呂友臣表示,該政策適用于電子商務企業、個人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零售進出口商品交易,并根據海關要求傳輸相關交易電子數據,如實向海關傳輸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其他個人代購通過個人攜帶進境或郵包進境的沒有參照借鑒意義。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即將發布的《2018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預計2018全年將達到1.9萬億元,同比增長26.7%。
如今,跨境電商正在由打造爆款單品向提供全程的優質服務轉移,就平臺而言,消費升級的趨勢對其資源整合、全程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貨品采購到通關物流、銷售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影響客戶體驗。
曹磊認為,中國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然而國內消費需求釋放面臨缺乏有效產品供給匹配的問題,使得消費市場正處于結構升級的斷檔期。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