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首次推出商業操作系統,將幫助企業完成“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在賦能商業升級中促進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打造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兩年來,新零售新業態層出不窮,8成行業邁入新零售時代,阿里新零售8路大軍擴容超過18路。僅2018年就有超過200個品牌成立單獨的新零售部門,并以高薪爭奪新零售人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經濟總量前十的城市均為新零售之城。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在總結2018年新零售發展時指出,全國數十城市明確表態要推進新零售發展并打造“新零售之城”,新零售也為線下商業企業帶來新的想象空間,據估算,2018年新零售新消費占比已達到22%。
今天,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數字消費的規模還是數字化程度,中國數字經濟都展現出蓬勃的創新力,并在數字化消費方面領跑全球。
新消費占比近三成 新零售促進數字經濟時代消費升級
埃森哲2018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幫助釋放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并逐漸將中國市場塑造為別具一格的新消費市場。
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至0.62%。消費已連續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緊密連接需求端與供給端的新零售因此成為消費升級的最大助力。
新零售提出兩年以來,連續上榜年度經濟熱詞,創造并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化、個性化的需求,內需市場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指出,阿里巴巴服務的消費領域從實物商品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也包括數字商品、文化娛樂產品以及每天大家都要用到的本地生活服務。
(新聞圖、2018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213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背后是中國消費者巨大的消費潛能。)
在線上,消費規模和消費品質雙雙升級。從天貓雙11、淘寶雙12等數據來看,當前消費升級呈現出實物消費個性化、服務消費智能化、文旅消費精品化、普惠消費品牌化、消費人群年輕化趨勢,進口消費也漸成常態。天貓雙11創造的2135億元紀錄也刻錄著消費升級的拔節生長,體現出內需市場的潛力巨大。
在線下,實體商業也通過新零售推動數字化轉型,帶旺了線下人氣。2018年天貓618吸引7000萬人逛商場,一些新零售門店憑智能化、體驗式消費,客流和成交額實現逾200%的雙增長。天貓雙11期間,實體商超、商圈迎來客流井噴,11月1日到11日,銀泰百貨全國59家門店銷售增長37%。
新零售也令服務消費不斷升級,旅行、文娛消費供給日漸豐富,生活服務業提質擴容。飛豬大數據顯示,小眾深度游漸成風潮,出境游、買全球成新常態。有人走出國門看世界,也有人通過餓了么和口碑本地生活服務把世界帶到身邊。2018年前三季度,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首次突破50%。
經濟總量前十城市均為新零售之城 為轉型升級增添新動能
2018年被稱為“新零售之城元年”。從4月26日新零售之城在西安拉開序幕至今整整260天,新零售之城的價值正以超出預期的方式照進現實。
西安、武漢、成都、天津、福州、北京、上海等近20座城市在一個月之內迅速加入新零售之城,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業態入駐、分鐘級物流配送打通,制造企業作為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單元以新零售驅動數字化轉型,帶來城市商業基礎設施的整體完善,驅動產業鏈全面數字化升級。
實際上,早在2018年年初,廣州市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新零售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上海開展“上海購物”八項工程建設,頭一項就是發展新零售、促進新消費。杭州市政府不久前發布《關于推進新零售發展(2018-2022)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宣布擬每年斥資1億元,推進實體商貿零售行業新零售轉型,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成新零售示范城市。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量最高的十座城市都是新零售之城。西安作為首座新零售之城,更時隔38年重回全國經濟20強。
(新聞圖、新零售促進城市線下實體商圈火爆,消費潛力得到全面釋放。)
新零售之城并沒有固定模式,而是一城一役、各具特色。隨著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整體賦能,城市發展稟賦將更加立體地彰顯,例如上海主打“全球新品首發”,上海消費者新品消費總額居全國第一,北京致力老字號復興和文化消費升級,杭州積極探索新零售,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
有學者進一步指出,新零售之城的意義必須置于中國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之中。只有站在城市經濟從商貿節點走向數字中心的歷史方位去理解新零售之城,才能看出其對城市發展的根本性影響。城市“追新”,追的是發展新動能,以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中競得先機。
新零售之城還連接起區域一體化。半年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出臺,要“加快布局世界級新零售網絡”。半年來,長三角新零售一體化交出成績單,新零售新業態在長三角地區分布最密集,智慧物流、綠色物流貫通,新零售新消費占全國近3成。在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整體賦能下,未來將促進建設“數字長三角”,形成新零售之城優勢互補、協作分工的統一大市場,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新零售社會效益明顯 商業操作系統驅動全面數字化
兩年多來,新零售的影響已經從商業擴展至經濟、社會各領域,對制造業、金融、物流、供應鏈、線上線下基礎設施等全產業鏈都形成強大的帶動力。
新零售也在用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2018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發布《阿里巴巴零售電商平臺就業吸納與帶動能力研究》顯示,2017年阿里巴巴新零售生態創造了3681萬個就業機會。隨著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就業形態也不斷涌現,例如阿里云的“ET大腦工業訓練師”,深耕工業大數據,用人工智能為制造業提效率;釘釘基于天貓新零售推出“智能導購”,并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數字化管理師”等新職業。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份包含提供和創造就業、脫貧和公益的成績單,并預示了2019年的7大市場機會。這份成績單彰顯了數字經濟的活力,說明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新零售還開辟了一條全新賽道。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制造業轉型升級對經濟意義重大。兩年多來,新零售融合線上線下,在需求端與供給端之間搭建數據通路,成為品牌和企業C2B精準滿足消費需求、實踐新制造的主陣地,以淘寶“天天工廠”為代表的C2M柔性供應鏈也幫助中小微制造企業完成數字化升級,帶來質量提升、成本降低、產品創新。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都能被傳遞到生產端,產業鏈根據需求生產,最終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整體經濟轉型升級。
從發展智慧物流體系、供應鏈創新到互聯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正在促進形成商貿繁榮、物流暢通、供應鏈高效的經濟生態圈,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倍速器,促進消費升級、商業升級、產業升級,為經濟轉型升級增添新的動能與信心。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