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石頭,也要往前走
豬年春節(jié)期間,“電競少年”高振寧回黑龍江老家,被訥河市委書記請去座談。高振寧的隊友喻文波回到湖北老家,成了黃岡市“著名移動景點”,一天內被數(shù)次“求合影”。王柳羿走上共青團河南省委的演講臺,曾經(jīng)羞于向親戚介紹自己職業(yè)的男孩,現(xiàn)在要在眾目睽睽下為他的職業(yè)代言。
2018年,我這輩子都會記住,這些少年所在的iG戰(zhàn)隊獲得了競技網(wǎng)游“英雄聯(lián)盟”s8(第8賽季)的冠軍。
中國大陸賽區(qū)(LPL)已為此拼搏7年。這支賽區(qū)最年輕的隊伍將眾多玩家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拿足球世界類比,這相當于捧得大力神杯。
我熱愛這群少年,他們的青春在這個時刻閃耀。中國電子競技發(fā)展20多年,“電競不等于沉迷游戲”的聲音,第一次顯得極有底氣。
iG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lián)盟分部由The Shy(姜承錄)、Duke(李浩成)、Ning(高振寧)、Rookie(宋義進)、Jackeylove(喻文波)、Baolan(王柳羿)、West(陳龍)組成,這支隊伍的老板是“頂級流量”王思聰。
請原諒我執(zhí)著于寫下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在電子競技的舞臺上,ID是他們最重要的財產。在場外,他們的姓名也被大規(guī)模地提及,還是以相當積極和正面的形式。
時代不一樣了,成敗依然在定義英雄。
“翻過這座山,他們就會聽到你的故事,不管故事的結局!”在iG挺進s8決賽時,賽事解說的這句話感動了很多玩家。但“成為英雄”依然還是故事的前半段。
英雄聯(lián)盟開啟國服公測的8年時間里,姜承錄這樣的天才少年是主人公,卻遠不是故事的全部。如果你聽過那句“整個LPL都在等Jackeylove長大”,那你一定知道,喻文波和王柳羿被當作這支王者之師的軟肋,被輿論暴風雨洗刷。19歲的王柳羿在微博里發(fā)過一張漫畫,上面寫著:“人是永遠不可能對他人真正感同身受的。”
更多人停在半山腰,甚至停在山腳下不遠處,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味道。想成為頂級電競選手比高考還難——王柳羿這話也是玩家的共識。
如今,走上山頂?shù)膇G或許發(fā)現(xiàn),原來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世界對他們依舊嚴酷,甚至更嚴酷。從前粉絲不多,比賽輸了會挨噴,如今粉絲增加,比賽贏了都會挨罵。看不懂游戲但是會看臉的粉絲也來了,有人追著車,在車窗外唱歌給他們聽,一如當年,“快樂男聲”被淘汰選手離開居住的城堡時粉絲會做的事。
對這個行業(yè)來說,心理輔導是新近才有、尚未普及的配置。去年,某戰(zhàn)隊集體患病的桃色傳聞上了熱搜。某戰(zhàn)隊領隊的不當行為致使選手嚴重受傷的傳言也一直沒有結論。
它被列作體育項目,卻與傳統(tǒng)項目不同。它離自己的受眾如此近,讓很多職業(yè)化訓練、運作備受干擾,又不能棄之不顧。
這碗青春飯吃完了怎么辦?過去,有人就算拿到了重量級電競冠軍,在20歲出頭離開賽場,連一份普通的工作都很難找到:沒文憑,沒經(jīng)驗,奪冠就像做了個夢。
當下的情況好多了。沒成績的選手大多從賽場上的炮灰變成了賽場下的塵土,優(yōu)勝劣汰在每個行業(yè)都存在,實屬正常。至少拿到頂級成績的,能在今天這個時代轉型當教練、主播或者成為行業(yè)內其他相關事業(yè)的運營者,一些人年薪千萬元,活得風生水起。
雖然投資電競戰(zhàn)隊依舊不是一樁太賺錢的生意,但是贊助不缺,舞臺不缺,獎金豐厚。主流輿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但是多數(shù)家長還是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家里那個做著電競夢的孩子。
受游戲水平所限,我實在不是一個對電競有極為深刻理解的人。作為最接近圈外大眾的一類電競愛好者,我認為關鍵在于這個行業(yè)需要一個標準。過去,王思聰?shù)纫慌想姼側藶樗?ldquo;正規(guī)化”作出巨大努力,現(xiàn)在,這個標準還不夠。過去的成長,只是讓這個行業(yè)從十月懷胎長成了一個青年,蓬勃、依然稚嫩。
英雄聯(lián)盟是電競體系中最成熟的一個。絕地求生、爐石傳說、守望先鋒、堡壘之夜等眾多游戲項目都在職業(yè)化的征程上探索著。迄今為止,我們還無法在電視上看到亞運會奪冠的中國英雄聯(lián)盟隊伍的表現(xiàn),某大熱項目的選手和俱樂部合同依舊糾纏不清,還時不時傳出負面的生活八卦。
電競行業(yè)的產業(yè)鏈在日益復雜化和專業(yè)化。有更多的玩法可以開發(fā),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講述。更重要的是,電競的職業(yè)精神、良好的游戲文化氛圍,無法直接引進、生根。你總要告訴那些憂心忡忡的老派人和家長,讓那些孩子叫喚著、奮斗著、掙扎著的電競領域里,哪些人配被稱作偶像。
在商業(yè)運作里,這叫造星,但我更想把它看成一種教育。我始終認為,資本固然重要,可是無論如何,人的成長、幸福才是核心。
這些17歲就可以登上職業(yè)聯(lián)盟最高水平賽事的孩子或許不缺少“社會”經(jīng)驗,但是多數(shù)人終究難以越過年齡、文化水平和社交圈的局限,很難表現(xiàn)得像一個足以匹配他們名氣、財富的成功人士。生活給所有人挖坑,天才也不能幸免。
不用提“遠古時期”吃泡面睡大街的電競前輩,我確信,眼前的王柳羿一定想過自己是誰、電競是什么。王柳羿曾經(jīng)在直播時說自己很想過幾年去讀書,22歲退役似乎太早了,可是對于讀書卻是好時機。高振寧在采訪中說退役之后他想好好學英語,他想做教練。
他們想變成更好的自己。也許是時候,這個行業(yè)可以去想想,這些少年天才除了被電競開掘、耗盡,還能成為什么樣子。至少,讓他們少受無謂的傷,少走荒唐的路。這是從業(yè)者的功課,也是拋向社會的命題。
這個圈子的“輿論”也正在摸索一種適合的標準。盡管如今形勢并不樂觀,不過談放棄太早了,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觀眾用了幾十年還沒學會正確對待“金牌”呢。
2018年,還有在眾多歐美強隊里殺出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絕地求生”冠軍的OMG、一年只失去了世界總決賽冠軍的RNG……還有更多默默無聞、只等待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的選手,以及期待更多人才的電競行業(yè)。
比起無謂的擔心,2019年以后,普羅大眾如果能誠懇地面對電競就已然不易了。日漸壯大的職業(yè)選手群體背后,還有龐大的玩家和粉絲。這些年輕人需要的早就不是說教,而是就事論事的溝通。
對于所有處于電子競技核心的選手來說,曾經(jīng)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諸多困難,那是飛來的石頭,也是腳下的路。誰都不是第一個被石頭砸中的人,但是路,卻只有自己來走。
少年們,希望翻過這座山之后,你的前路有更多森林庇護,少些滾石塌方。
標簽: 世界冠軍 IG戰(zhàn)隊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