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黃崢和拼多多而言,上市后的風波可能多少有些意外。
也許在黃崢和拼多多的如意算盤里,通過上市圈錢,終于不用再那么“低調”潛行,可以很陽光地成為中國電商行業排名第三的“巨頭”,然而再慢慢洗白。
顯然,黃崢低估了中國公眾和媒體的辨識能力,也低估了中國公眾和媒體對假貨的容忍度。拼多多上市后幾天,先是由“爸爸的選擇”在美國對拼多多發起訴訟,而后7月28日,創維公開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銷售假貨。7月31日上海市、區兩級工商已約談拼多多,要求其立即展開自查自糾,對媒體反映的以及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到8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表示,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局約談平臺經營者,并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由被侵權的廠家起訴到媒體的調查,再到國家管理部分的約談,黃崢可能沒有從上市的喜悅中回過神來,就開始面臨可能崩盤的危險。
黃崢也許感覺到很冤。
本來起完高樓的黃崢和拼多多,正準備宴賓客之際,五環之內的好事媒體和公眾就沒完沒了管閑事,不僅攪了黃崢的好事,還引來了官府的注意。
這無論如何與段永平處事風格大相徑庭。而作為段的四弟子黃崢雖說以前也是學霸出身,顯然未得到段大師的真傳,或者說黃崢的自我修行不夠。
于是黃崢開始自辯,說拼多多要“堅持本分”。這話多少有些眼熟,段永平先生的弟子一般都會這樣說話,然而天天把本分掛在嘴邊的人,心里可能根本就沒有本分一說。
就拼多多在媒體溝通會上的表現而言,黃崢和拼多多離本分很遙遠。“拼多多的價值觀是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體驗。白牌機,不僅僅是拼多多的問題,其他電商平臺也存在。如果把所有的行業問題都放在拼多多上,是不公平的。坦白說,拼多多也解決不了行業所有的問題。”拼多多達達的這種言論,分明是在說,我做惡是因為別人也做過惡。
之前黃崢在內部信里稱“要消費者導向”,那拼多多是如何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的呢?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注之前,在拼多多的電器頻道里,前兩屏基本上由“創維智能”、“容升生活牌”、“小米新品”、“王牌”、“康佳KOIVIKDA”等山寨產品占據,即使是在創維公開聲明要求停止銷售和監管機構約談后,雖然拼多多下架了“小米新品”的產品,但更多的產品開始不再有品牌名稱,其欺騙性更大。而且在其手機頻道中,仍然“vivk”、“vivi”、“vjvj”等所謂的“品牌”占據著最主要和最顯眼的位置。
拼多多的這種表現,是一個“本分”企業和“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企業的表現嗎?
黃崢把這種產品或品牌稱為“白牌”。確實行業存在白牌的現象,但約定俗成的是“白牌”產品是一個不侵權的新品牌,不是去山寨一個大品牌。山寨和白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黃崢這個曾經的學霸看來把聰明都用在了如何去把水攪混上了。
事實上,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拼多多如何打假,是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事,任何一個對行業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可以從拼多多的APP中找出來山寨和假貨來,拼多多上的山寨和假貨隨處可見,根本不需要費什么功夫。
看來拼多多和黃崢,一點都不本分。
美團的王興倒說出事情的根本,“全中國多少人有本科或以上學歷,答案肯定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不到4%”。表面看來是由于中國太大,人口太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太少才有了假貨生存的空間,但事實上,黃崢之所以說“五環內的人看不懂拼多多”,可能更有深意。或許在黃崢的商業邏輯中,就是要山寨和假貨賣給三四線城市以下分不清山寨和正品區別的用戶,把拼多多的商業邏輯說成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對中國欠發達地區消費者的欺凌,其實并不為過。
也許正是基于這種商業邏輯和價值觀,拼多多是無法真心去打假的。從拼多多頁面的推薦邏輯來看,就是通過山寨和假貨的低價來吸引三四線以下城市的用戶。如果拼多多真的打假,也就意味著拼多多上的產品和其它平臺沒有價格的優勢,拼多多上主流的“五環以外”的用戶為什么還會選擇拼多多呢?
黃崢和拼多多的價值觀可能是壞了。
利用三四線以下城市用戶消費能力不強的現實,利用他們想占便宜的人性弱點,在明知道是山寨或假貨的情況下,還要把產品賣給那些本身并不富有的人,這是什么樣的“本分”和價值觀呢?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