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互聯網+”醫聯體:傳統醫聯體的“升級版” 讓醫療資源從“云端”落地

發布時間:2019-05-29 10:25: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caobo

作為一家有著近70年歷史的婦幼醫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濟南婦幼”)如今年門診量120萬余人次,年分娩新生兒約兩萬名。相較以往的管理模式,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張運利說:“要擁抱互聯網,突破圍墻,敞開大門辦醫院。”

正是基于這一思路,濟南婦幼攜手58家婦幼保健機構成立“濟南婦幼聯盟”,這次是傳統醫聯體的“升級版”——“互聯網+”醫聯體。

“互聯網+”醫聯體通過構建區域信息“云平臺”,利用區域婦幼信息平臺,醫聯體內各級醫院信息共享,實現就診協同、檢查協同、上下轉診、遠程醫療等功能。

現階段,“互聯網+”醫聯體是實現醫療公平和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互聯網+”醫聯體讓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有了更便捷的平臺和通道。

“在我們醫聯體內,孕產婦按‘綠’‘黃’‘橙’‘紅’‘紫’分級,高危妊娠信息系統與基層建冊點互聯互通,實現全圍產周期分級管理。”張運利說,近3年高危孕產婦的比例一直為35%左右,醫聯體內的高危孕產婦都被納入五色管理的體系中。

信息化建設為醫療安全布下了安全網,孕產婦按照分級在各級醫院分娩,按照國家規定,高危孕產婦“紅色等級”必須在三級醫院分娩。

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是分級診療愿景,是醫改的重要方向。“互聯網+”醫聯體為實現分級診療提供了數據基礎。

張運利介紹,建立“互聯網+”醫聯體后,開放濟南婦幼中心實驗室平臺,實現了聯盟單位基層采血、物流配送、中心實驗室檢驗、報告單網上提取等多項服務功能。

目前,濟南婦幼將聯盟內高危孕產婦管理、產前篩查及診斷、孕期管理與營養、新生兒救治等實現上下貫通, 醫療資源從“云端”落了地。

張運利說,除了開放平臺,濟南婦幼醫生將把基層培訓、接收聯盟內醫生進修作為常態化工作,醫療扶貧是“互聯網+”醫聯體線下的重要職責。

2013年來到濟南婦幼當院長,張運利一直在探索做好婦幼健康“提前量”,“要認識到保健的重要性,這里說的保健不是指狹義的個人保健,而是群體或地區的大保健”。

“國家花錢給新婚夫婦免費做婚檢,為什么婚檢率卻一直在下降?我也做了些調研,發現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新婚夫婦認為檢查的項目太少,沒有意義。”他說。

今年4月,濟南婦幼與濟南市政府推出一個公益項目,雙方各出一部分資金在濟南市槐蔭區試點進行“加強版”婚檢,增加項目以吸引新婚夫婦參加婚檢,項目僅成本就為800多元/例。

“以前婚檢是不查男科的,這回把男科也列入。這一列就發現了問題,截至目前僅200多例樣本,其中少精癥、弱精癥、無精癥就占30%。當然,這個樣本數還太少,不能說明問題。但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育齡夫婦需要借助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生育。這個現象需要我們全社會去研究。”張運利分析。

據介紹,“互聯網+”醫聯體的建立,使平臺聚合的大數據可以更好地服務公共衛生,為母嬰保健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2018年,濟南市免費推出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2019年,利用新生兒篩查新系統,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病種擴大到40種。位于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的濟南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負責全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檢測以及追訪治療,已建立起覆蓋所有產院的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系統。張運利介紹,“目前醫院20年積累的樣本有200多萬個,我們一直在追蹤和分析研究。”

他說:“我們要把互聯網植入醫院的各個環節,包括大數據,這很有意義。”

標簽:

上一篇:360集團董事長兼CEO:網絡安全進入大安全時代 須重新定義安全
下一篇:沃爾瑪聘請谷歌前高管 欲與科技巨頭展開激烈競爭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