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蘋果為剛滿18歲的iTunes立下墓志銘:讓道流媒體

發布時間:2019-06-05 15:49:5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責任編輯:caobo

錢童心

在這個高科技成為創新文化一部分的時代,蘋果終于為剛滿18歲的iTunes立下墓志銘:讓道流媒體。這一結果讓人唏噓,但同時也是那樣的理所當然。

蘋果在本周一舉行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關閉iTunes服務,取而代之的是針對macOS系統推出的三款新軟件,蘋果音樂、蘋果電視和蘋果電影。這標志著蘋果開始全面擁抱流媒體時代。

iTunes退出歷史舞臺,讓伴隨iTunes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遺憾不已。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媒體演進的必然結果,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一切都由用戶來決定,iTunes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其他流媒體軟件了。

2001年1月,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蘋果的Macworld大會上正式發布iTunes,那年秋天蘋果又發布另一款與iTunes配套的音樂播放器iPod,在音樂市場上掀起了一場新的變革。

流媒體音樂平臺潘多拉前首席音樂官NolanGasser表示:“iTunes對音樂行業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在這之前,盜版音樂要比在線購買音樂容易得多。蘋果iTunes的模式讓音樂這種媒介變得更加商業友好型。能夠讓音樂愛好者通過購買單曲的方式獲取自己喜歡的音樂。”

2003年,蘋果正式推出iTunesStore,成為音樂行業的一個轉折點被載入史冊。當時,蘋果以每首歌99美分的價格出售給用戶,在不到一周時間就賣出100萬首曲目,不到一年就賣出7000萬首曲目。喬布斯表示:“消費者不想讓自己成為小偷,藝術家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價值被竊取。iTunesStore為兩者都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iTunesStore提供的數字音樂訂閱模式,代替傳統音樂發行商與用戶直接建立聯系,并和音樂版權商進行分成,也是蘋果商城AppStore模式的前身。

用戶把網上下載的音樂通過iTunes導入iPod,這種軟硬一體化的策略,讓iPod和iTunes一度成為蘋果最大的收入支柱。2007年iPod銷售額已經占到蘋果總營收的一半。而iPod也一度占據音樂播放器市場超過70%的份額。

不過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iTunes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其他流媒體軟件應用的發展速度。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iTunes音樂下載業務的收入已經下滑到2014年的一半;iTunes電影租賃和銷售的市場份額近幾年也不斷下跌,從2012年市場占比近一半跌至2017年的30%左右。取而代之的是蘋果音樂迅速增長的用戶群體,蘋果也順勢加入到了新型流媒體的競爭中。最新的數據顯示,蘋果音樂在美國的付費用戶數量已經首次超過另一家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

今年3月,在蘋果公司的春季發布會上,蘋果首次未發布任何一款硬件,而是將重點完全放在了視頻、新聞、游戲和移動支付等軟件服務上,更加突出了服務將成為蘋果未來重要收入增長來源的策略。

作為新型流媒體平臺的參與者,蘋果公司高調宣布了他們在影視領域的新計劃,比如已經與法國付費電視臺Canal+合作翻拍英文電視劇Calls。

位于阿靈頓的得州大學社會學教授DavidArditi認為,流媒體的訂閱模式相比iTunes購買單曲的數字化訂閱模式更具經濟效益。這也是為何蘋果開始大力推動月租模式。Arditi教授表示:“月租費10美元的流媒體付費訂閱模式能帶來巨大的收益,意味著每個用戶每年會給蘋果帶來120美元的收入。而在單曲購買模式下,平均每個用戶每年購買蘋果音樂的支出僅45美元。”

在這個背景下,iTunes成為了時代的淘汰品,就好像Netflix最終淘汰DVD和藍光一樣。數字高速發展,一切都由用戶來決定。

標簽:

上一篇:網絡商家以低價格吸引流量手段繁多 網絡交易亂象呼喚嚴監管
下一篇:創新工場25億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募集完成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