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女博主打外賣小哥 “干媒體的”不是一種身份象征

發布時間:2019-06-27 15:49:5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caobo

有的自媒體人以為靠著自己的影響力,就可以洗白自己、抹黑對方,說到底是“權力的幻覺”。

最近,網上有一段視頻走紅,一位女子一邊追打外賣小哥,一邊叫嚷“我是干媒體的!你們這種人,什么意思?”這個視頻理所當然地遭到很多網友的嘲笑,被戲稱為“媒體被黑最慘的一次”。

此事在網上發酵后,女事主“王兮兮shirley”遭到網友的一致批評,25日凌晨,她在微博上傳視頻向外賣小哥致歉。而網上最新流傳的聊天截圖顯示,她曾疑似尋求“央視及省級以上媒體幫她安排個節目,澄清還原事實真相”,還表示自己“被網絡黑勢力惡搞了”。

雖然她已經道了歉,但聯系到她在微信群里的求助,她的道歉又顯露出一種曖昧的面目。有人直言,這是虛偽的道歉。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蓬勃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傳播的革新和社會進步,很多自媒體也獲得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和收益。僅從影響力來看,有些自媒體大號可能不弱于大多數正規媒體機構。但是,有相當多的自媒體人,其實并沒有意識到影響力是一把雙刃劍。他們看到其喜人的一面,每天思考著如何獲得流量,然后再把流量變現。

門戶網站的時候,人們會區分什么是真正的“新聞”,什么是“炒作”,而在自媒體時代,“炒作”幾乎成為普遍現象。只要能有流量,就會有一切。很多自媒體人也由此產生一種媒體權力的幻象,以為靠著自己的影響力,可以給對方施壓,甚至洗白自己、抹黑對方,引導事態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但這是對媒體權力的濫用。

“干媒體的”不是一種身份象征,它背后連接著公義。自媒體也有媒體屬性,所以自媒體人也該秉持媒體倫理,即便不能跟嚴肅媒體一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但至少不應該站到真相與公義的對立面。這些自媒體人沒有意識到,“影響力”其實有非常嚴肅的一面。它可以導向偏見,也可以破壞真相,給“弱勢者”造成不良影響。

盡管這位女博主沒有在微博上罵外賣小哥,但是一句“我是干媒體的”,就相當于發出了“影響力威脅”,把網絡上的“優勢”延伸到現實中。但是,“干媒體的”是否就可以不講理,是否就可以在外賣小哥面前表現優越感,就可以濫用影響力打擊外賣小哥?

顯然不能。

在自媒體時代,影響力的濫用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媒體機構內部,通常會有核查部門,有一個內省和制約的體系,這雖然不能保證媒體在任何時候都是公正的,但是卻能做到媒體的“非人格化”和相當程度的客觀性。

媒體的生命線在于真實,他們必須捍衛這一點。但是,自媒體不存在那個“糾偏的力量”,人的本性傾向于強化自己的認知,犯錯后也會為自己辯解,而不是真正反省和改進工作。

每個“自媒體人”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珍惜手中的“影響力”,能夠毀滅別人的,也會毀滅自身。

標簽:

上一篇:全球首個網絡內生安全試驗場接受網絡安全技術愛好者的國際性大眾測試
下一篇:順風車市場升溫了:釘釘切入 高德復出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