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WeWork剛剛公布招股書 卻面臨IPO流產境地

發布時間:2019-09-19 17:40:43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caobo

今年8月剛剛公布招股書的WeWork,如今卻面臨IPO流產的境地。

據媒體報道,WeWork首席執行官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近期在一場內部網絡直播中對員工表示,對自己創立、還在虧損經營的房地產集團的首次IPO流產感到“慚愧”,并承認他需要如何學習經營一家公開上市公司。

據稱,由于投資人難以對這家公司籌資數十億美元產生興趣,WeWork于9月17日擱置了首次公開發行(IPO),而這一時間點原本應是計劃最早啟動上市路演的時期,并計劃在下周確定發行價并掛牌上市。WeWork表示,現階段計劃是在年底完成發行,但拒絕進行進一步置評。

上市計劃擱置之后,9月18日,WeWork針對員工舉行全公司網絡直播會議。在這場會議上,亞當·諾伊曼表示,他相信自己懂得如何經營一家私有公司,但對于一家即將上市企業領導人所需要發揮的作用,他獲得一些了反饋。

外媒稱,曾有與亞當·諾伊曼有密切合作的人表示,在上市脫軌的道路上,諾伊曼張揚的個性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事實上,從WeWork計劃上市之初,其長期虧損的經營狀況,就是外界持續詬病的部分。在其公布招股上也可以清楚看到,至少從2016年-2018年期間,WeWork的凈虧損額從4.29億美元,持續擴大至19.27億美元。到今年上半年,凈虧損額則達到9.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又增長了25.2%。

持續虧損,以及盈利模式的存疑,或許是投資人意興闌珊的因素之一。事實上,在WeWork上市之前,已有同樣“燒錢”上市的打車應用系統Uber和Lyft上市在前但隨即破發的先例,而Uber同樣遭遇了虧損質疑。

有了這樣的案例在前,也就不奇怪投資人對WeWork的籌資反應。除了盈利質疑之外,也有投資人認為,亞當·諾伊曼對公司影響力過大,也是引發市場擔憂的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WeWork的母公司The Company大幅調低了IPO目標估值至200-300億美元,但這和年初軟銀增資時,市場對WeWork470億美元的估值已經相去甚遠。

作為WeWork長期以來最大的支持者,軟銀曾在9月10日要求WeWork擱置IPO計劃,其主要還是由于投資機構對于股票的冷淡反應。

盡管在招股書上顯示,Benchmark和J.P摩根為WeWork持股前四位的股東,但有消息稱,在WeWork過去和銀行的信貸安排中,存在和上市交易相關的條款需要融資(通過IPO或者其他渠道)至少30億美元,未來才能夠獲得來自摩根大通和高盛等銀行提供的60億美元的貸款額度,因此早前WeWork曾和軟銀接觸,計劃商議獲得新的融資,然后暫停上市計劃。

9月17日決定推遲IPO的消息,也引發了投資人對WeWork債券的拋售。

作為全球共享辦公業巨頭,發展到第9年的WeWork面臨持續的困境。除了未能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盈利問題,今年年初,WeWork從最大投資方軟銀獲得的實際融資只有20億美元,和早前預計的150-200億美元減少了近87.5%。

作為一個至今仍然依靠大量現金流的企業,未能順利獲得融資渠道,使得這家一直以來持續擴展的企業,也放慢了腳步,并在今年年初做出了裁員300人的決定。

隨著此次IPO的推遲,WeWork的運營模式再次成為爭議的焦點,這也給國內共享辦公領域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再次敲響了警鐘。

標簽:

上一篇:扎克伯格本周將接受美國國會大廈與參議員的審查
下一篇:減少紙張浪費 意大利羅馬開通公交刷卡和手機支付系統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