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本該結束,但大街、列車與辦公室里仍然空空蕩蕩。中國大陸的肺炎疫情戰尚在攻堅階段,全球也有不少國家出現了類似病例。“新型冠狀病毒”成為了海內外社交網絡上的熱詞。
從本月開始,這個詞被納入了 Facebook 重點管控的范圍之內。按照 Facebook 一貫的條例,主要被管控的內容包括:恐怖主義宣傳、圖片暴力、裸體和性、仇恨言論等。除此之外,一般有爭議的內容都能在這里得到比較自由的表達。
但是有關肺炎的消息將會得到格外嚴格的審理。《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為避免用戶被陰謀論和仇恨信息煽動,Facebook 將采取罕見手段,移除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治療和預防方法的虛假信息。
具體來說,在已經得到第三方專業機構核實的正確信息的標題后面,Facebook 會打上一個“Fact-check”(確保真實)的標簽。而涉及假消息的話題和標簽會被屏蔽。比如,有些帖子聲稱該病毒是美國人投放的“生化武器”,或者夸大該病的致死率等等。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是,對于那些已經被大量轉發的虛假信息,Facebook 并不是簡單地刪除它,而是在原文上覆蓋一個“虛假信息認證”的灰色模塊。用戶仍可選擇消除模塊,查看帖子原文,然后點擊“see why”,看看官方解釋它為什么是個謠言。
Facebook 表示,這些政策還將被用在該公司的另一社交應用 Instagram 上。對于那些正在分享,或已經分享由第三方事實核查人員認定是虛假疫情內容的用戶,平臺將予以提醒。
對于 Facebook 來說,歷年來受到官方審核的非色情、非暴力內容非常有限。在肺炎疫情之前,去年3月,Facebook 曾因傳播反疫苗內容而受到指責,因此從平臺上刪除了反疫苗信息。當時與該公司一同行動的還有 Google、YouTube、Pinterest、亞馬遜等。
可以看出,科技公司對于涉及公共健康安全的話題正在變得越來越謹慎。隨著敏感內容的增加,關于審查危及公眾言論自由的擔心也在滋長。管控謠言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中國爆發的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之后,Google 已經與 WHO 達成了合作,確保該公司能夠獲得 WHO 發布的專業可靠信息,并使其相關搜索結果處于首頁頂部位置。
WHO 2月2日出具的一份形勢報告顯示,在網絡信息量龐大、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下,有需要的人們難以找到關于疫情發展的準確信息,也難以查詢到可靠的應對措施和指導方法。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稱,新型冠狀病毒和此前埃博拉病毒的爆發,顯示了現有應急系統的缺失。把該病毒看得過于嚴格,或過于簡單化,都不符合實際需求。
"我們有綠燈,有紅燈,但沒有中間狀態的警示。" 譚德塞表示,因此,世衛組織正在考慮設置"中間等級警報"。
題圖來源:visualhunt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