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媒咨詢發(fā)布了聚焦共享電單車行業(yè)安全管理建設,通過對用戶的安全體驗以及平臺安全建設進程展開分析,并探索中國共享電單車行業(yè)安全建設路徑的《2020中國共享電單車安全管理專題研究報告》。報告預計,5年后共享電單車收入規(guī)模將達到200億元。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xù)增長和人口的聚集,城市公共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在共享單車市場培育下,針對3—10公里中短途兩輪出行需求提升。
得益于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應用,共享電單車應運而生。共享電單車,即互聯(lián)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又稱共享助力車、共享電動自行車。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未來五年,隨著各大平臺穩(wěn)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用戶共享電單車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fā),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tài)勢,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guī)模將達到200億元。
共享電單車運營商主要從硬件技術、電池安全、場站建設運營以及用戶安全建設四個核心要點逐步完善行業(yè)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報告稱,在安全管理綜合實力方面,哈啰、青桔、美團為電單車平臺管理綜合實力前三位,并和后幾位的電單品牌得分拉開較大差距。
網信盾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梁長玉認為,共享電單車并未得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明確支持,行業(yè)標準也處于缺失狀態(tài)。隨著新國標的落地執(zhí)行,共享電單車應該以新國標為重要參照,從車輛性能、電池管理、騎行者安全管理等層面展開安全建設。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