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7分鐘急速著陸!“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溫柔”觸地

發布時間:2018-11-23 14:22:0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洞察號”急速著陸火星藝術構想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發布消息稱,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將在美國時間11月26日,著陸在火星表面。現在,工程師們密切關注著“洞察號”的健康狀況和軌跡數據,并監測火星天氣報告,以確定該團隊是否需要在準備著陸時進行最終調整。

NASA火星著陸器藝術構想圖(從左至右)旅行者號、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以及火星2020漫游者及人類探險家

NASA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托馬斯·澤爾布臣說,“登陸火星很難,需要技巧、專注和多年的準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人類送到月球表面,最終奔向火星。我相信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是世界上唯一成功送探測器降落火星的團隊,也將盡一切可能讓’洞察號’安全著陸。”

InSight是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英文的縮寫。其作為研究火星深處內部的第一個任務,在今年5月5日升空。著陸前,它將以時速19800公里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頂部,并在三條腿落地火星地表之前,慢慢降至時速8公里,相當于人類慢跑的速度。這種急遽減速必須在不到7分鐘內完成。

下降和降落任務(EDL)負責人羅博·格瑞沃爾說,“我們無法操縱著陸,必須依靠預先編入探測器的命令。此前已經花費數年測試這項計劃,學習其他火星著陸器的經驗。現在,我們將保持警惕,直到’洞察號’進入著陸區Elysium Planitia。”

火星奧德賽軌道飛行器拍攝了“洞察號”著陸器目標著陸區圖像

現在,NASA的MarCO系統工程師安娜·馬瑞楠說,兩顆該系統衛星已經為測試星際通信中繼做了測試,目前正為下一次測試做準備。

如果一切順利,MarCO可能需要幾秒鐘接收和處理數據,然后以光速傳回地球。這意味著NASA團隊在著陸8分鐘后就能告訴我們著陸器在下降和著陸期間做了什么。

如果沒有MarCO,“洞察號”團隊需要等待幾個小時才能通過主要通信路徑——火星偵查軌道器和火星奧德賽軌道器——進行中繼后返回數據。

一旦知道探測器安全降落,必須確認這一里程碑時間以及“洞察號”太陽能電池陣列是否正確部署。若一切順利,NASA團隊將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精心部署科學儀器的過程。

NASA總部行星科學部代理主任勞瑞·格雷茲說,我們更期待著陸后的任務,一旦“洞察號”在紅色星球定居,其將開始收集有關火星深部內部結構的有價值信息,將幫助我們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巖石行星的形成和演變。

從左至右,地球、火星和月球的內部結構藝術構想圖

以前的任務在火星上并沒有深入地下,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迫不及待探索火星核心。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任務是NASA發現計劃的一部分,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負責管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了探測器并支持飛行任務。包括法國國家空間中心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在內的許多歐洲合作伙伴提供的科學探測儀器也正在支持該任務。

圖片來源:NASA官網

標簽: 洞察號 急速著陸

上一篇:2018中國科幻大會在深圳隆重開幕
下一篇:科技部關于2018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公示的通知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