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外星文明,百年探得謎更謎

1938年《星球大戰》廣播劇 造成美國恐慌。編者的話:科學家們近期...

月背科考是國際航天領域一個標志性創舉

英國空間科學研究領域專家表示,中國在月球背面進行的科學考察,是...

美學者構建模型準確復原小行星撞擊地球災難場景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怎樣的災難場景?近日,密歇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聯合...

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升級 幫助尋找暗物質

宇宙中藏著某種神秘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僅能通過它施加給...

研究發現地球磁北極正快速由加拿大移向西伯利亞

近日,有研究人員發現,地球磁場正在快速移動,至于原因科學家也無...

嫦娥四號駐留月背 迎接月背嚴酷環境考驗

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嫦娥四號任...

繞巴納德星運行的冰冷“超級地球”為外星生命帶來新的希望

巴納德星(Barnard& 39;s Star)是宇宙中第二接近太陽的恒星系統,...

科學家聲稱拍到首張黑洞照片 距離地球2億光年遠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道,天文學家將一個神秘的太空物體命名...

科學家發現畢生在地下水中生活的甲蟲:完全失明

據美國合眾社1月8日報道,兩位歐洲科學家發現了首例一生都生活在地...

英教授因改進廣義相對論獲布拉瓦尼克獎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道,英國教授Gustav Holzegel解答了黑...

預測:恒星在耗盡核能量后,將會冷卻成巖石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道,科學家發現了首個直接證據,證明古...

太陽系7個迷人又危險殖民目的地:火星和地球可媲美

北京時間1月10日消息,在美劇《無垠的太空》(The Expanse)中,人類...

國際空間站直擊黑洞“吃星星”:黑洞的光冕收縮了

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男主角進入黑洞后并未被引力撕碎,而是...

新研究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現的微生物可能并不那么可怕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人們談論了國際空間站內部的環境及其產生新的、...

能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嗎? 中國科研重要進展

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被認為是解決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的一種安全...

卡梅隆監制《阿麗塔:戰斗天使》打磨近二十年終定檔

現在,20世紀福斯電影宣布了一部大片國內上映時間,其將在春節后也...

中外學者攜手揭示煙酒影響人腦功能

小煙小酒不傷身?中外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這樣觀點或導致錯誤的健康...

蒙娜麗莎的眼睛并沒有凝視你

據外媒報道,蒙娜麗莎效應(Mona Lisa Effect)指的是畫像中的眼睛...

公民科學家發現在宜居帶發現一顆新的“超級地球”

據外媒報道,公民科學家近日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一顆新的罕見行星,...

加州帝王蝶或在短短兩年內幾乎全部消失

據外媒BGR報道,人類與地球有著復雜的關系,但近年來人類活動造成全...

基因組研究顯示太空旅行如何影響細菌進化

毫無疑問,太空是一個非常惡劣的環境。NASA一項有關雙胞胎的研究顯...

美駐古巴外交官遭"聲波攻擊"?科學家揭真兇:蟋蟀叫

2017年8月,美國國務院稱自2016年秋天起,一批派駐在古巴的美國外交...

20億年后銀河系發生星系碰撞 太陽系提前毀滅?

銀河系附近一個星系未來將以碰撞的方式沖向我們,可能會將太陽系拋...

《大黃蜂》內地首日票房1.11億 無懸念拿下日冠

昨日周五,在新片《大黃蜂》的助力下,內地單日票房報收1 51億,較...

科幻大片《掠食城市》國內定檔:夢幻團隊操刀

近日,環球影業官方微博正式宣布,2019年開年科幻大片《掠食城市》...

《黑鏡》首出互動風格電影 全片超5小時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道,網飛公司終于發布了備受期待的《...

玉兔二號每邁出一步 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馮·卡...

嫦娥四號:和“三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按照最初的設計,嫦娥四號應該和嫦娥三號應該...

地下深處發現龐大生態系統:有以僵尸狀態存活的細菌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地表下方發現了一個...

中國科學家發現嬰兒皮膚飽滿的秘密

女人吶,為了變美什么事情做不出來。尤其是為了皮膚好,什么美白針...

宇宙碰撞創造"太空雪人" 對研究行星形成有重要意義

這就是一個雪人!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小天體20...

專家詳解月球背面著陸 時間短、難度大、風險高

2019年1月3日,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穩穩降落...

增產最多40% 超級農作物要來了?

2018年,全世界的人口達到了76億。照這一趨勢,在本世紀中期,全球...

科學家破解植物光合作用 有望使作物產量提高40%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證明,通過修復光合作...

玉兔二號下車,在月背留下第一行“腳印”

昨天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

月球溫度低至-153℃,表面腳印幾百年不會消失

編者按: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600多...

科學家研發出超薄相機 靈感來自胡蜂寄生蟲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Xenos peckii是一種寄生昆蟲,它的大部分生...

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知曉早期宇宙的暗物質藏在哪里

據外媒報道,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質都是由我們從未見過的一種物質構成...

Ocean Cleanup海洋垃圾回收屏障破損 現已被拖回維修

海洋清理項目(Ocean Cleanup Project)旨在清理日益嚴重的海洋白色...

撒哈拉沙漠氣候 兩萬年一輪回在濕潤與干旱間變化

美國和法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由于地軸變動及季風活動影響,撒哈拉...

2019年天文奇觀序幕將由1月21日罕見的超級血狼月揭開

對于天文愛好者來說,2019年無疑會有許多精彩的天文現象出現,2019...

科學家研究神秘“外星激光”找尋智慧生命的線索

外媒報道稱,一名高中三年級的青少年科學家,對一顆神秘、黯淡的恒...

新視野號開始傳回“天涯海角”照片

1月2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當地時間1月1日凌晨,美國宇航局(NA...

2018年那些科學發現之最:世界上最大的鳥

據國外媒體報道,對科學界來說,2018年是忙碌的一年。研究人員首次...

創新癌癥療法:利用陌生人免疫細胞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認為,利用陌生人免疫細胞的一種創新...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