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巨大的恒星可能是地球不是冰世界的原因

發布時間:2019-02-12 15:28:23 來源:cnBeta.COM 責任編輯:caobo

地球作為一個可居住的星球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罕見。科學家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證明我們的星球具有溫和氣候并且不是冰世界的原因是因為在原始太陽系附近有一顆巨大的恒星。這顆恒星為不斷演化的內行星提供了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蒸發了一些本來會輸送給它們的水。

科學家曾相信地球起初是一個逐漸冷卻的巨大熔融體,經過幾十億年的地質演化歷程,至今地球仍保持著它的熱量。而地球的大部分熱量來自太陽。但事實并非如此。地球內部非常溫暖,非常活躍。為什么?答案來自于放射性元素的發現。人們發現,像鈾這樣的放射性元素的存在為地球內部提供了一種能量源,即使在許多冷卻之后也能使其保持熱量。

而現在科學家已經了解了更多關于行星如何形成的知識,最新計算機模擬的一個結果就是地球這樣的行星非常奇怪。我們認為它是一個水世界 - 與水星或火星等行星相比,覆蓋地球表面75%的海洋確實使它看起來像水世界。但是模擬顯示,在像我們這樣的行星系統中,地球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冰球,冰凍的海洋厚達數英里。

根據密歇根大學天文學家 Michael Meyer的說法,計算機模擬提供了部分答案,如果它假設太陽系形成的區域內有一顆巨大的恒星。當這些恒星到達它們生命的盡頭時,它們會放射出大量物質,其中一些物質由鋁-26等放射性元素組成。

模擬表明,這些元素存在于新行星(及其鄰近)的星子中,提供了額外的熱量,有助于蒸發大部分水,防止全球海洋在海底有一層難以穿透的冰層從形成。這允許碳循環開始,這有助于穩定氣候并產生有利于生命的表面條件。

關于這一發現的重要之處不僅在于它揭示了地球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它還將幫助太空科學家預測太陽系以外的哪些系外行星值得關注或有生命跡象。通過尋找合適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預測候選行星是類地行星還是巨大的冰世界。此外,更好地了解該機制將有助于計算星系中有多少類似地球的世界。

“很高興知道放射性元素可以幫助使濕系統干燥,并解釋為什么同一系統內的行星將具有相似的屬性,”Meyer說道。“但放射性元素加熱可能還不夠。我們如何解釋我們的地球,與我們的模型中形成的行星相比,這是非常干燥的?也許木星在哪里也很重要,以保持大多數冰冷的天體遠離太陽內部系統。”

標簽: 恒星 地球

上一篇:移動支付搶占“新年關注度” 8億用戶發微信紅包
下一篇:NASA的MAVEN探測器為“火星2020”火星車著陸做準備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