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學家對奶牛進行基因改造以使其少打嗝 抑制全球變暖

發布時間:2019-07-09 10:09:2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科學家們表示,對奶牛進行基因改造以使其少打嗝,或許可以將其甲烷排放削減一半,從而抑制全球變暖。

在導致全球變暖方面,甲烷比二氧化碳“作惡更多”。生物材料在分解時,例如,奶牛在消化過程中會釋放出甲烷。雖然化石燃料的燃燒是迄今導致氣候變化最大的人為因素,但來自農業領域的甲烷也令情況“雪上加霜”,而這方面主要來自奶牛釋放出的氣體。

此前,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少減少牲畜甲烷排放的方法,例如改變其飲食習慣等,但這些方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微乎其微。

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上,研究人員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組可遺傳的腸道微生物,其能調節奶牛產生的甲烷數量,可在此基礎上,操縱這些微生物,以大幅減少奶牛產生的甲烷。

研究作者約翰·華萊士說:“奶牛產生的甲烷至少90%是通過打嗝排出來的。如果甲烷的產量受到抑制,那么,排放出的氣體也會減少。”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芬蘭、意大利和瑞典的1000多頭奶牛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其中一半的奶牛體內存在一種腸道核心微生物組,然后,他們使用計算機算法,基于微生物組的組成來預測甲烷排放。

他們認為,基于他們的研究結果,可以通過找到甲烷產量最低的奶牛并繁殖它們,同時排除甲烷排放高的奶牛,以減少甲烷排放。華萊士對《新科學家》雜志表示,通過排除甲烷排放最大的奶牛,可以將甲烷排放減少50%。

研究人員還指出,以這種方式降低甲烷排放沒有任何壞處,但除了對環境有利之外,減少排放并不能增加產奶量。

標簽:

上一篇:美國科學家將探索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揭開高能宇宙射線的“面紗”
下一篇:俄羅斯生物學家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先天性耳聾的嬰兒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