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精確測量出了質子半徑:0.833飛米(1米等于1千萬億(10^15)飛米),向解決過去10年來一直困擾物理學家的質子半徑之謎邁出了關鍵一步。解決這一謎團對理解物理定律意義重大,比如描述光和物質如何相互作用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
科學家們原以為他們知道質子的大小,但2010年,一個物理學家團隊測量到質子半徑比預期小4%,這讓他們困惑不已。至此,研究人員就一直在努力解決這2個質子半徑值不一樣的難題,這也是當今基礎物理學界一個重要的未解之謎。
此前測量質子半徑使用普通的氫,2010年科學家首次使用緲介子氫來確定質子大小。當時,他們研究了一種奇特的原子——其中電子被一個緲介子(電子較重的“表親”)取代。2017年,科學家使用氫氣測得的結果與2010年測得的結果一致;而2018年一項同樣使用氫氣的實驗獲得的結果則與2010年前的數值相當。
在最新研究中,約克大學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電子的新測量方法,來測量質子的正電荷延伸了多遠。他們利用自己開發的頻偏分離振蕩場技術進行了高精度測量。他們在測量中使用了一束快速氫原子束(由質子通過分子氫氣靶產生),新方法使他們能夠對質子半徑進行基于緲介子的測量,與2010年的測量結果相當。
本次測量得到的質子半徑為0.833飛米,不到萬億分之一毫米,比2010年前普遍認為的半徑值約小5%。研究負責人、物理與天文學系的埃里克·海瑟爾斯教授說:“確定質子大小所需的精確度,讓本次測量成為我們實驗室嘗試過的最困難的一次。經過8年研究,我們終于做到了。”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