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俄羅斯成功發射“一箭22星” 首次使用“聯盟-2.1b”運載火箭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28日說,俄當天使用一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22顆...

最新成果!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

今天(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

外媒:NASA授予SpaceX價值1.094億美元的星際測繪合同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已授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旅游專線開始軌排鋪設 線上軌道工程施工正式啟動

日前,在位于廣東 鳳城(清遠)的鋪軌施工現場,隨著一榀12 5米長的...

突破!中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

臭氧身份發生轉變 黑化的“地球保護傘”

如今,臭氧的身份從地球衛士急轉到隱形反派。不但上了各地生態環境...

SpaceX成功用液氮摧毀測試罐SN7.1 為高空原型SN8做好準備

當地時間9月23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摧毀了其星際...

2020萬圣節將現罕見“藍月亮”下次萬圣節出現滿月要等到2039年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在2020年萬圣節前夕,全球多地將...

中國“慧眼”又有新發現:發現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

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衛星又有新發現!22日,記者從中國...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現多項創新 搭載一子級柵格舵系統

近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

科學突破獎準時公布 每位科學家的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一年一度的科學突破獎準時在9月公布,這次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的4位...

長征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 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347次發射

長征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2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

實現更精確著陸 NASA擬在藍色起源任務中首次測試自動著陸系統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將在即將到來的藍色起源公司可重復使用亞軌道...

重磅!中科院啟動"太極二號"雙星計劃探測空間引力波

9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岳良...

"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 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并和事件

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納入歐洲研究基礎設施...

破解汽車毫米波雷達研發難題 幫助我國汽車企業占據市場

9月8日,記者獲悉,由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毫米波雷達標...

首幅土壤顏色地圖描繪“中國膚色” 各地自然環境造就不同“膚色”

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提供了我國第一個標準一致、詳細的土壤顏色視...

谷歌發布首款基于腦機接口技術的教育科技產品 促進課堂教學

9月16日,谷歌教育聯合BrainCo強腦科技及Somos在巴西宣布達成戰略合...

我國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超28萬噸 為臭氧層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9月16日是第二十六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也是《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

中國首款“類腦”法律機器人建成完備生態鏈 相關技術填補中國空白

記者16日從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線下重慶市域社會治...

全球首款熱效率突破50%的柴油發動機來了

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能降低油耗和排放,但每提高0 1%都面臨著巨大的...

重要里程碑!1000個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或于2023年實現

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15日報道,IBM公司近日公布了其量子計算機發...

中國海拔最高電力北斗基準站在西藏建成投運 將建完85座電力北斗基準站

中國國家電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16日透露,9月13日,西藏那曲110千伏...

服務全球治理體系改善 我國發布全球地表最新“快照”并捐贈聯合國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并捐...

人工智能研究!新算法有助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安全

安全性目前依舊是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大主要挑戰。而據英國《自然·機...

中泥盆世的生物礁有什么特點?泥盆紀地球迎來生命演化重要階段

3 85億年前的中泥盆世,在現今的貴州獨山大河口地質公園下,曾有一...

“云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實現高海拔環境科考機器人化 可抵御7級大風

為深入實施科技助力青藏科考、促進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揭示,由中...

B站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在黃海海域發射成功上天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互聯網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制、用于科普傳...

北極最大冰架一巨大冰塊斷裂 脫離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綜合報道,衛星畫面顯示,日前,北極剩余的最大冰架、位于格陵蘭東...

中科院啟動“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 探索大氣復合污染治理新途徑

中國科學院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簡稱臭氧專項)14日正式啟動...

衛星互聯網領域風起云涌 低軌互聯網星座成競爭焦點

低軌道能容納的衛星數量有限,從國家層面看,頻率和軌位都是戰略資...

LG新一代電池無人機試飛成功 搭載LG化學鋰硫電池

LG化學日前宣布,裝載該公司新一代電池的無人機,在韓國首次成功完...

科學家研究發現洋流變暖正導致底棲生物向不適于生存的地方分布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加拿大羅格斯大學的海蒂·??怂?,對...

我自主研發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上線 將面向全球提供量子計算服務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

臺風暴雨預警有望實現“早準快” “天”字號重器汛期服務顯身手

今年汛期,我國各級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防...

美國航天局局長:擬向私營企業購買月球表面資源

9月11日,美國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當地時間10日稱,NA...

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問世 像“腦”一樣思考

接收到語音指令后,經過訓練的3臺機器人分別擔任了巡邏、救援、工程...

研究發現樹木長得越快壽命就越短 為估算全球森林碳匯提供重要借鑒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8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科學家通過數據模...

重磅研究!首個微芯片內集成液體冷卻系統問世

英國《自然》雜志9日發表一項電子學重磅研究,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世界最大數碼相機首次拍照 需4k超高清378個電視顯示屏才能顯示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日前,美國能源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國家加...

吳偉仁星!又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又有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

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 實現各種高維量子信息過程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象“長者”會把生態知識傳給下一代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發現,象群中...

科研人員發現5.5億年前海底“樹葉” 與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團...

SpaceX成功測試星鏈衛星激光通信 可大幅降低連接延遲

SpaceX透露,其已經首次成功在軌道上測試了星鏈衛星的激光通信。這...

新聞排行